阅读记录

第51章 只争朝夕的林鹏[2/2页]

我就拍个照,怎么重生了 烧片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厂长、经理们有什么话要说?”林鹏实在听不下去,阻止了教授们的争论,将话题丢给实干家们。
     “上级分给我们的指标不足……”
     “我们厂工人多,留成太少……”
     “我们想扩大生产,上级拔款迟迟没下来……”
     厂长们在等靠要,也没给林鹏希望。
     经济改革到底该如何走?谁都不知道。
     林鹏想到钟志远说的“对内改造国营企业,对外拓展私营经济”,更加赞叹钟志远的不凡。
     “同志们,我举个案例请大家思考。”
     全场安静地等着林市长的下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去年国家颁布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早在5年前,也就是1978年,安徽小岗村就悄悄实践了。当时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悲壮方式,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同志们,从中我们能汲取什么?”
     林鹏此话一出,会场嗡地响成一片,议论纷纷。
     林鹏待大家议论一番,从桌子上拿起一份报纸,在空中扬了扬,对大家说:“我手上这份报纸,是昨天的《赣南日报》,上面有篇报道叫《私营经济的美丽风景—记蕹菜塘鱼市》,蕹菜塘鱼市,同志们,这些个体户卖鱼卖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你们知道吗?去没去看过?同志们,我提议现在休会,集体去蕹菜塘感受一下!”
     在乒铃乓啷的嘈杂声中,众人起身跟着林鹏,浩浩荡荡往蕹菜塘菜场去。
     街上人多,买年货的人看到乌泱泱一群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有的人跟在后面一探究竟。
     蕹菜塘菜场本来排了好长的队伍,十几个鱼摊忙得不亦乐乎,“咿嘟喂”的号子此起彼伏。
     林鹏等人另起一行,排着队往里走。一支是站着难得一动的买鱼队伍,一支是流动的观摩大军,时空交错着,鱼摊上的伙计“咿嘟喂”地忙碌着。
     许多官员看到摊主们的穿着,听到他们“咿嘟喂”的腔调,都笑了。
     “这边帮刮鳞剖鱼呢。”
     “还免费送葱!”
     “想得真周到!”
     观摩的队伍很快就消失了,回到了赣南宾馆。围观的人还在议论,不知是何方神圣。
     “同志们,大家都到现场看了,我想问,为什么这道风景出现在了个体户鱼摊上,而不是国营水产公司呢?”林鹏看着大家问。
     会场一片安静,大家都在沉思。
     刚才亲眼所见,内心的触动很大。他们内心知道,这道风景根本不会出现在国营单位。
     “国营单位铁饭碗,工人不服管,他骂你,领导还得哄着。”
     “国营饭店服务员动不动甩脸子给客人看,你不吃,饿死你,跟他没关系。”
     ……
     大家对国营单位的陋习都清楚,但没有好的办法来纠正。
     讨论成了声讨大会。
     “同志们,小岗村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是实践,要走在理论和政策的前面!至于蕹菜塘鱼市,是国营单位改革的一面镜子,国营单位风气之革新,刻不容缓!”
     林鹏大手一挥,会场掌声雷动,与会者以为会议结束,屁股刚要抬起,不料,林鹏声音又起:“同志们,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谁都没有经验,没人告诉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必须要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裹足不前,畏首畏尾,这个不让做,那个也不行,动不动扣帽子,打棍子,赚了点钱就说人家是资本家,多雇了几个人就说人家剥削,这还怎么改革?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何时才能实现?还能不能实现?”
     他锐利的目光在会场扫视,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要打破我们头脑里的禁锢,解放思想。我看,只要是能解决就业,能创造利税,符合这两点,我们就该鼓励,就该支持!希望同志们大胆尝试,只要我们的初衷是好的,程序是合法的,就不要怕别人的闲言碎语,就不要怕头上的乌纱帽会被人摘掉。”
     他停顿了下,用极其激昂的声音说:“同志们,时不我待,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会场再次掌声雷动,林鹏富有煽动性的讲话获得满堂喝彩。
     武军、刘志扬格外激动,他们仿佛听到了催人奋进的号角!
    喜欢。
  

第51章 只争朝夕的林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