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悉边务,让他以常侍衔领南道招慰处置使,朕信得过他。”
     三日后,捷报传来,高守信大败南蛮,斩俘数千。李隆基龙颜大悦,下旨赏高守信黄金百两,还特许他在内侍省置幕府。消息传到袁天罡耳中时,他正站在三清殿楼上看云。旁边的弟子张起灵低声道:“师父,宦官掌兵,怕是不妥吧?”
     袁天罡摸着面具,望着宫墙深处那片飞檐翘角,轻轻摇了摇头:“宦官?不过是陛下手里的鞭子罢了。鞭子再利,握鞭的终究是陛下。”他顿了顿,看着天边飘过的一朵乌云,又补充了句,“只是这鞭子用久了,怕是会磨出茧子啊……”
     风吹过城楼,远处籍田里的新苗刚冒出绿芽,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极了这看似稳固,却暗藏变数的大唐江山。
     终南山的云雾总带着三分仙气,七分诡谲。半山腰的望岳亭孤零零立在崖边,青瓦上积着昨夜的露,风一吹便簌簌滚落,砸在亭柱的青苔上洇出深色水痕。
     袁天罡背对着亭外的群山,一身文武袖在风里微微摆动——左袖绣着北斗七星,右袖却缀着暗金色的甲片,像把藏在儒雅里的刀。脸上的青铜面具遮住了大半面容,只露出下颌线绷得紧紧的弧度,目光落在远处云蒸霞蔚的秦岭深处,仿佛能穿透层峦叠嶂,望见长安城里那片朱红宫墙。
     他袖中指尖摩挲着一张泛黄的纸条,那是李淳风临终时留的纸条,边角已经磨得发毛。此刻终于缓缓展开,纸上只有两个字:“随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墨迹是李淳风惯有的飘逸,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笃定。袁天罡盯着那两个字,面具下的眉峰动了动。这些年他算尽天机,护着大唐的龙脉,可朝堂里的暗流从未停歇——陛下似乎懈怠了,宦官掌权,还有宫里那盏越来越亮的长明灯,都在他的推演里缠成一团乱麻。李淳风这两个字,倒像是把解绳的刀。
     “呵。”一声极轻的笑从面具后溢出,带着几分释然,又有几分杀伐决断的冷硬。他将纸条凑到唇边,用指腹捻着燃尽的火折子余烬轻轻一触,纸片便蜷成灰烬,被风卷着飘向崖下的云海。
     转身时,亭外的阴影里已无声无息跪了一片人。玄色劲装,腰间佩着不良人的令牌,三十六个身影像扎根在石缝里的古松,连呼吸都压得极轻。
     袁天罡的目光扫过他们,声音透过面具传来,带着金属般的质感,在山谷里荡开回声:“不良人,三十六天罡听令。”
     “在!”三十六个声音齐齐响起,惊飞了亭檐下栖息的山雀。
     “传本帅令。”他抬手,五指张开又猛地攥紧,“速速带回安禄山,史思明,本帅有事要与他们聊一聊。”
     最后几个字像淬了冰,让跪在最前排的不良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噤。他们跟着大帅多年,从未见他用这样的语气提过这两个名字——那不是要“聊一聊”的架势,倒像是要亲手拆开什么即将炸开的引线。
     “领命!”三十六人再次叩首,额头磕在坚硬的青石板上,发出整齐的脆响。
     等他们化作黑影消失在密林里,袁天罡又转回身,望着长安的方向。云雾不知何时散开些,露出远处隐约的城郭轮廓。他抬手抚过面具上的纹路,那里刻着北斗第七星的图案。
     “大唐……”他低声自语,指尖在面具上轻轻敲击, 风穿过亭柱,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千军万马正在远处集结。
    喜欢。
  

第27章 安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