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弘治贞观,政启开元34;八字谶语。窗外传来更夫梆子声,惊起栖在观星台上的夜枭。34;盛世...真的来了。34;袁天罡眼中映着璀璨星斗,恍惚间又回到数十年前那个为武曌预言34;女主昌34;的夜晚。
     此时的兴庆宫沉香亭畔,李隆基正与高力士对弈。棋盘上黑白子犬牙交错,他忽而落子如飞:34;传朕旨意,集天下文士编修《唐六典》!34;棋子重重砸在云石棋盘上,惊得花萼相辉楼檐角的铜铃叮咚作响。远处,大明宫的飞檐翘角刺破暮色,恰似一只蓄势待发的凤凰,即将在开元盛世的长空翱翔。
     开元十年深冬,百福殿内铜鹤香炉吐着苍白烟雾,将素白帷幔熏得发灰。李旦蜷缩在织金锦被中,枯槁的手指仍死死攥着半幅褪色的茜纱——那是太平公主及笄时,兄妹同游芙蓉园所剩的残片。窗棂外北风呼啸,卷着细雪扑在朱红廊柱上,恍若无数叩门声。
     34;国师...请...34;气若游丝的呼唤惊得侍奉的宫娥一颤。袁天罡撩开厚重的鲛绡帐,映入眼帘的是形容枯槁的太上皇。曾经温润如玉的面容如今布满青灰,唯有那双眼睛仍透着不甘的幽光,死死盯着他腰间悬挂的青铜罗盘。
     34;太平...是三郎...34;李旦剧烈咳嗽起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34;真的...不是他?34;殿外突然传来铜漏滴水声,滴答、滴答,像极了二十年前太极宫政变时,滴落在龙袍上的血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袁天罡躬身行礼,玄色道袍在寒风中猎猎作响:34;禀太上皇,老臣以星象起卦,公主之踪...与陛下无关。34;他话音未落,李旦忽然爆发出一阵癫狂的笑声,震得帐顶金铃乱颤。笑声未落,又化作压抑的呜咽,浑浊的泪水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滑落,浸湿了枕畔的茜纱。
     34;好...好啊...34;李旦颤抖着摸索枕边的白玉如意,却因气力不支摔落在地,34;当年...我第一次让帝位给母后...第二次禅让给皇兄...第三次...34;他的声音渐渐微弱,34;这江山...终究是三郎的了...34;
     袁天罡望着榻上形容枯槁的故人,想起垂拱年间那个月夜,少年李旦捧着《道德经》请教星象的模样。如今物是人非,唯有窗外的古槐依旧,枝桠上积雪簌簌而落,似是天地同悲。
     34;至于太平的去处...34;李旦忽然抓住他的手腕,指甲深深掐进皮肉,34;你知道的...对不对?34;殿内死寂如坟,唯有铜漏声愈发清晰。袁天罡垂眸避开那灼热的目光,良久才道:34;天道循环,自有定数。34;
     李旦松开手,瘫倒在枕上,望着帐顶蟠龙纹喃喃:34;罢了...罢了...朕这一生...周旋于权力漩涡...也该歇歇了...34;他的声音越来越轻,最后消散在缭绕的檀香中。
     次日卯时三刻,百福殿的晨钟悲鸣九声。当值太监揭开帷幔,只见李旦面容安详,手中仍紧攥着茜纱残片,仿佛握着年少时最珍贵的回忆。消息传至兴庆宫时,李隆基正在批阅奏折,狼毫笔突然坠地,墨汁在《开元新礼》上晕染出一片乌云。
     34;父皇!34;凄厉的哭喊撕破宫墙。三日后,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从长安城出发,载着这位三让帝位的帝王前往桥陵。陵区内,三十六对石兽昂首而立,仿佛在诉说着李旦跌宕起伏的一生。当34;睿宗34;庙号刻上石碑的刹那,长安百姓望着漫天大雪,纷纷感叹:那位在权力夹缝中求存的皇帝真不容易啊!
    喜欢。
  

第1章 开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