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恍惚想起年轻时被母后武则天幽禁房州的日子,那时他与韦氏相依为命,发誓若重登皇位定要护她一世周全。可如今...韦后眼中再不见昔日柔情,只剩对权力的贪婪。
34;权力...真的能让一个人改变...34;他喃喃自语,声音渐渐微弱。最后一眼,他望着穹顶盘旋的金龙,那是帝王至高无上的象征,此刻却如此冰冷。
34;咚——34;御案上的玉镇纸滚落,惊醒了殿外当值的宫女。春桃推门而入,看见龙案后瘫坐的帝王,绣鞋瞬间浸在血泊里。她颤抖着探向陛下鼻息,指尖触到一片冰凉,顿时撕心裂肺地哭喊:34;来人!陛下...陛下龙御归天了!34;凄厉的叫声刺破夜幕,惊起栖在檐角的寒鸦,扑棱棱飞向沉沉夜色。
相王府内,李隆基攥着密报疾言:34;姑姑,韦氏母女把持宫禁,朝中人心惶惶...34;李旦刚要开口,三声丧钟穿透夜幕。太平公主神色骤变:34;三响钟鸣,天子归天!34;三人对视一眼,匆匆披衣,踏着满地霜华向宫城疾行。
含元殿内白幡低垂,檀香混着药味在殿中弥漫。韦后伏在李显棺椁前,素帕掩面,抽噎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里。忽听得殿外脚步声传来,她微微抬眸,见太平公主与李旦携着寒气踏入灵堂。
34;皇后,皇兄一向体健,怎会...34;太平公主目光如炬,落在韦后泛红的眼眶上,尾音带着不易察觉的试探。李旦则望着兄长的棺椁,神情悲戚,并未多言。
韦后拭了拭眼角,声音哽咽:34;陛下连日批阅奏章到深夜,又忧心边疆战事,太医们开了方子也不见好...终究是累垮了身子。34;她哽咽着抓起李显生前常戴的玉扳指,泪水滴落在扳指的螭纹上。
太平公主盯着那枚扳指——昨日早朝时,皇兄还戴着它与群臣议事,怎会一日之间就...34;前日朝会时,皇兄精神尚可,这病来得太过蹊跷。34;她话音未落,李旦已轻叹一声:34;皇后不必过于自责,皇兄勤政爱民,操劳成疾也是常事。34;
韦后垂眸掩去眼中的得意,又落下几滴泪:34;多谢相王宽慰。34;殿外寒风呼啸,将檐角的铜铃吹得叮咚作响,仿佛也在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叹息。
景龙四年(710年)的春日,太极殿前旌旗招展。年仅十六岁的李重茂身着龙袍,战战兢兢地登上皇位。而韦后头戴珠翠,端坐在龙椅旁特设的凤座上,垂落的珠帘后,一双丹凤眼满是野心。
当34;唐隆34;年号昭告天下时,长安街头的百姓尚不知晓,一场更大的风云,正在这看似平静的朝堂下翻涌。
在安乐公主府中,一片静谧祥和。安乐公主身着华服,端坐在精致的书桌前,仔细地审视着手中的名单。
这份名单上列着许多人的名字,而这些人无一不是为了某个目的而付出了巨额财富。安乐公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她轻声说道:“这张名单,就交给太后吧。”站在一旁的小画,恭敬地应道:“是,公主殿下。”小画深知这份名单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怠慢,小心翼翼地接过名单。
喜欢。
第73章 李显之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