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章 李世民的苦闷[2/2页]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隐城的驼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压低声音,挤眉弄眼道,
     34;您还记得咱打窦建德那会儿吗?粮草断绝,最后只能杀马充饥!那马肉炖得......34;
     李世民心头一暖,记忆瞬间被拉回二十年前的虎牢关。那时他们风餐露宿,啃着硬如石块的干粮,渴了就饮马血。
     如今山河已定,眼前的老兄弟却还保留着当年的豪爽。
     34;打天下靠的是马,若非绝境,谁舍得吃?34;
     他望着殿外的冷月,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尉迟敬德突然收了笑容,向前探身:
     34;陛下,老臣听说您又梦魇了?34;见李世民骤然紧绷的神色,他摆摆手:
     34;您忘了?当年玄武门之后,您夜夜难安,是老臣和秦琼在寝殿外持械站岗。34;
     他的声音变得低沉,
     34;如今太子谋反......陛下,您是在想承乾,对吗?34;
     殿内死寂如坟,唯有铜漏滴答作响。
     李世民盯着老伙计布满皱纹的脸,那上面的每一道沟壑都刻着他们共同经历的腥风血雨。
     34;十七年了......34;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
     34;敬德,你说,我是不是老糊涂了?34;
     尉迟敬德猛地站起身,铁甲碰撞声铿锵有力:
     34;陛下!当年咱在虎牢关七进七出,您怕过吗?如今不过是几个宵小作祟!34;他拍着胸脯,34;
     老臣还能提得动鞭!今夜就让我守在殿外,看那些鬼魅魍魉谁敢靠近!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世民望着这位跟随自己半生的忠勇之士,眼眶微微发热。尉迟敬德却突然压低声音:
     34;要不,咱也学学民间,做场法事驱驱邪?34;见帝王蹙眉,他连忙摆手:
     34;老臣知道您不信这些!可......34;他的目光变得柔和,34;老臣就盼着,您能睡个安稳觉。34;
     夜风卷着落叶扑在窗棂上,李世民起身走到尉迟敬德身边,轻轻按住他的肩膀。
     34;敬德,我时常想......34;他望着窗外无尽的夜色,34;若能再活二十年,看着治儿登基,看着大唐四海升平......34;话音未落,已被尉迟敬德打断:34;陛下定能长命百岁!34;
     两人相视而笑,笑声惊飞了檐下的寒鸦。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君臣,而是并肩走过生死的兄弟。
     当尉迟敬德披着月光走向值房,腰间竹节鞭的影子在青砖上拖得老长,恍若又回到了那个为彼此挡尽刀光剑影的岁月。
     在公元 643 年,也就是贞观十七年的十一月一日这一天,唐太宗李世民颁布了一道重要的诏书。
     这道诏书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对奏章外兵军事的祭祀,以及对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命、处决或赦免、死刑等事务的处理方式。
     根据诏书的规定,对于奏章外兵军事方面的祭祀活动,要保持敬畏和严肃,不得有丝毫怠慢。
     同时,驿站的运行也需要严格遵守规定,不得出现任何差错。
     此外,对于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命、处决或赦免、死刑等重大事务,李世民表示仍将由自己亲自裁决。
     这显示了他对这些重要事务的高度重视和谨慎态度。
     然而,除了上述这些事务之外,其他所有国家事务,包括政务、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工作,都将交由太子李治来处理。
     这一决定意味着李世民开始逐渐将权力下放给太子,培养他处理国家事务的能力,为将来的皇位交接做好准备。
    喜欢。
  

第41章 李世民的苦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