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镇刑司在阳和口藏了十万石粮,坐标...34; 他故意压低声音,等左贤王凑近,突然一口咬掉他的鼻尖。
剧痛让左贤王嗷嗷狂叫,北元兵一拥而上拳打脚踢。岳峰的肋骨断了三根,咳出来的血里带着碎肉,却仍在笑:34;郑屠!你以为李谟能保你?他的账册里 39; 郑屠通敌 39; 四个字,比你脸上的痣还清楚!34; 郑屠气急败坏,捡起块石头就往岳峰头上砸,却被北元兵拦住 —— 左贤王要留着他示众。
申时,游行开始。北元兵用粗绳拴着岳峰的脖子,像拖牲口般在残垣间穿行。经过镇刑司粮仓时,岳峰瞥见封条被撕开的裂口,里面的粮食早已空了 —— 那些本该喂饱弟兄们的小米,此刻正填着北元兵的肚子。他突然发力,用肩膀撞向旁边的土墙,砖块簌簌落下,砸在北元兵头上。
34;看!那是岳将军的佩刀!34; 人群里有人喊道。岳峰循声望去,见郑屠正把玩着自己的刀,刀鞘上 34;守边34; 二字被马蹄踩得模糊。他猛地低头,用牙齿咬断颈间的绳索(牙龈被勒出血来),扑向郑屠要夺刀,却被北元兵用矛杆捅中腹部,疼得蜷缩在地。郑屠一脚踩在他背上:34;岳峰,你那账册,我早让人挖了 ——34; 话音未落,岳峰突然翻身,用断矛刺穿了他的脚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酉时,残阳如血。岳峰被重新绑在高台柱子上,北元兵往他身上泼了煤油,只等左贤王下令点火。他望着远处的城墙,那里曾有他亲手栽的榆树,此刻已被北元兵砍倒当柴烧。他想起三年前守阳和口,大雪封山,镇刑司断了粮,弟兄们煮弓弦充饥,却仍唱着永熙帝亲编的军歌。
34;将军!34; 人群里冲出个穿红袄的女子,是小马的娘,手里举着把剪刀,朝着北元兵刺去,34;还我儿子命来!34; 北元兵的刀瞬间劈下,女子倒在血泊里,眼睛却望着岳峰的方向。岳峰的指甲深深抠进柱缝,血顺着指缝流下来,在砖上洇出个 34;忠34; 字的轮廓。
戌时,起风了。左贤王接报,谢渊的军队已过紫荆关,他焦躁地踱步:34;明日卯时斩他首级,传示各堡!34; 岳峰突然开口,声音嘶哑如破锣:34;我有遗言 —— 给我纸笔。34; 北元兵拿来麻纸和炭笔,他用仅能活动的右手,歪歪扭扭写下 34;镇刑司二十七人通敌名录34;,末了加句 34;谢渊亲启34;,然后将纸塞进怀里,用血肉模糊的左手按住。
郑屠瘸着腿来查看,见他怀里鼓鼓囊囊,伸手就抢。岳峰死死按住,两人拉扯间,纸张被撕碎,碎片随风飘向人群。有识字的百姓捡起,念出 34;李谟刘安 34; 等名字,北元兵想抢回,却被百姓用砖石打退。岳峰望着漫天飞舞的纸片,突然笑了,笑得咳出大口鲜血。
亥时,月上中天。岳峰的意识渐渐模糊,伤口的疼痛变成钝重的麻木。他想起妻子送他的平安符,里面裹着儿子的胎发,此刻正贴在胸口,被血浸透了。北元兵换岗时,有个年轻的士兵偷偷给他递来块干粮:34;将军,我爹曾是吴兵...34; 岳峰接过,塞进嘴里慢慢嚼,突然抓住那兵的手:34;第三块砖...34;
远处传来隐约的号角声,北元兵开始骚动。岳峰挣扎着抬头,看见西北方向的夜空亮起烽火 —— 那是谢渊的信号!他猛地挺直身子,用尽最后力气喊道:34;大吴援军到了 —— 杀尽内奸,复我河山 ——34;
寅时,刀光划破夜空。左贤王见烽火逼近,怒喝着亲自举刀砍向岳峰。刀锋落下的瞬间,岳峰突然挣脱绳索(铁链磨断了他的筋骨),用身体撞向左侧的北元兵,两人一起摔下高台。落地时,他抓起地上的断矛,反手刺穿了左贤王的肩胛,自己的后背却被数刀劈中。
34;岳某... 守土... 尽忠...34; 他喃喃着,视线渐渐模糊。最后映入眼帘的,是十字街尽头的钟楼,那里曾有他和弟兄们凿刻的 34;吴34; 字,在月光下泛着微光。
八月十四,卯时。谢渊的军队冲进大同卫时,只见到十字街口那滩未干的血迹。高台柱子上,还挂着岳峰的半截断裂的铁链,链环上缠着他的布条,上面用血写着 34;账册34; 二字。在钟楼第三块砖缝里,亲兵们找到了用油布包裹的账册,七处血渍与岳峰的伤口完全吻合。
片尾
暮色把街面染成块发灰的旧布,谢渊捧着账册的手在发抖,麻纸边缘的血渍被体温焐得发黏 —— 那是周将军临死前用指甲刻下的 “粮道图”,最后一笔拖得很长,像道未干的血泪。街角的尸堆还没来得及垒平,百姓们用门板和草席草草遮盖,最顶上那具尸体的手臂还保持着托举的姿势,枯瘦的手骨紧扣着块城砖,砖面 “岳” 字的刻痕里嵌着暗红的血,是被体温焐干的。
“将军,当心脚下。” 亲卫想扶他,却被谢渊甩开。他的靴底碾过散落的断箭,箭杆上的雕翎早已被血浸透,是北元骑兵特有的标记。视线越过攒动的人头,看见个穿蓝布衫的老妇正用布擦拭尸堆里露出的手骨,那手的小指缺了半节 —— 谢渊认得,是岳峰的亲卫老赵,去年还在营里教新兵射箭,说 “缺指不耽误拉弓”。
账册突然从手里滑落,“啪” 地砸在砖地上。谢渊弯腰去捡,指尖触到纸页上的 “周” 字,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周将军来求粮时的模样。那将军穿着洗得发白的甲胄,腰里别着半截断矛,说 “弟兄们能啃树皮,可箭镞不能少”,当时他被李嵩绊住,竟让这一等成了永别。
“岳将军…… 在最底下。” 个瘸腿的小兵凑过来,裤腿卷着,露出化脓的伤口,“北元的马蹄…… 把他踩进砖缝里了。” 谢渊顺着小兵指的方向看去,尸堆底层的城砖裂开道缝,半截染血的玉佩从缝里露出来 —— 是他送岳峰的生辰礼,上面刻着 “同袍” 二字。
甲胄撞在砖地上的声响惊飞了檐下的乌鸦。谢渊 “咚” 地跪倒,膝盖砸在老赵那只缺指的手上,手骨的触感透过厚甲传来,硬得像块冰。他想撑着站起身,却发现双腿早已不听使唤,胸腔里像塞着团烧红的铁,烫得他喘不上气,只能死死攥着那本账册,指节白得发脆。
“我…… 来迟了……” 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混着呜咽,像被砂纸磨过的铁。周围的百姓突然都安静了,撒纸钱的手停在半空,哭泣声也低了下去,只有风卷着纸灰掠过尸堆,发出簌簌的响,像无数英灵在叹息。谢渊的额头抵着冰冷的砖地,甲胄的边缘硌得眉骨生疼,血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账册的 “粮” 字上,晕开小小的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亲卫们齐刷刷地跪倒,甲胄碰撞的脆响连成片,惊得远处的驼队扬起了头。谢渊望着尸堆里露出的那截玉佩,突然想起少年时与岳峰在演武场的约定:“他日若为国捐躯,必当同葬此关。” 如今关还在,人却已阴阳两隔,连块完整的尸首都凑不齐。
暮色渐浓时,谢渊亲手将岳峰的玉佩从砖缝里抠出来。玉佩上的 “同袍” 二字被血浸得发黑,却依旧能摸出深刻的刻痕。他把玉佩塞进账册的夹层,缓缓站起身,甲胄的关节发出咯吱的响,像头负重的老兽。
“传我将令。” 他的声音突然稳了下来,只是眼角的泪还在淌,“把弟兄们…… 都好好葬了。碑上不用刻名,只写‘忠魂二字。” 风掀起他的战袍,露出里面磨破的衬里,那里还留着去年岳峰帮他缝补的针脚,密得像张网,却终究没能网住这场迟来的祭奠。
卷尾
《大吴史?德佑帝本纪》载:34;帝闻岳峰死事,命以王侯礼葬,亲临大同忠烈祠祭之,题 39; 忠贯日月 39; 四字。诏天下:凡镇刑司克扣边饷、通敌者,无论官阶,立斩。34;
《玄夜卫档?刑狱录》记:34;自岳峰账册出,三法司审结通敌案,处斩李谟、郑屠等三十一人,抄没家产充边饷。魏王萧烈因私通北元,圈禁凤阳高墙,永不复用。34;
《边镇志?风物考》录:34;大同十字街砖缝犹存血迹,雨洗后色殷红,如岳峰未干之血。百姓传云,每至八月十三夜,钟楼有甲胄声,似将军仍在巷战。34;
断矛支体血模糊,犹向残街骂羯胡。七创何妨忠骨硬,一绳难锁烈心孤。账中字挟风霜气,祠里魂归日月光。莫道边尘埋侠骨,至今街石记屠沽。
喜欢。
第560章 驼蹄碾血街砖碎,狼纛摇空日色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