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亚季的扫货船队一直在不停地往返于两地,一开始是亚季西南面的几座沿河城市,逐渐地这股风潮就吹到了其他地区。
沿河城市的粮食价格飙升,换取贵重物品的价格也就变相地提高了。
因此就有聪明的人跑去内陆的其他地方淘来更便宜的粮食,然后换取更多的贵重物品。
这帮人还挺聪明的,他们自己没有花真金白银去购买粮食,而是选择把这单生意介绍给了内陆的其他庄园主和矿场主。
在今年的大瘟疫中,对劳动力需求最多的庄园主和矿场主们损失很大,再加上戈顿河大航运已经停摆一年了,他们的现金流早就接近枯竭。
这些乡下的土财主们早就盼望着能有个机会把手上的粮食和矿产给换成实打实的钞票,而戈顿河大航运刚恢复,整条产业链还在重新搭建之中。
因此他们即便手里有粮也没法卖出去,这种事情肯定是紧着沿河的那几座城市来的,等那边吃完了先头的一波红利才会轮到他们上桌吃饭。
然而这次不一样了,城市里人发现了一个能够快速将食物和矿产变现成贵重物品的渠道,并且他们还很好心地把这个渠道介绍给了内陆的大家们。
试问哪个手里有粮但是缺钱的庄园主能够拒绝这样的诱惑?
虽然说文德河那边的供应渠道从未断绝,但是亚季这边的市场狂热却已经被点燃了起来,贵重物品的交易价格由于粮食价格的自然波动而一直在水涨船高。
戈顿河上的船运不绝,革命军的出货价格不变,粮食价格的上涨就是奢侈品价值的最坚挺保证。
有了这一个保证,奢侈品自身的价格也在不停走高。
现在亚季西南的几座城市也已经学到了文德河那边的做法,将不同的奢侈品打包一起拍卖。
不过他们在分类的时候就细致多了,就比如有的场次会按照品类将东西分到一起,他们攒了一个首饰专场,对外宣称这是总督夫人的首饰礼盒。
整个礼盒包含了3条项链、7对耳环、2个胸针、5个戒指以及3个首饰包,再搭上当地裁缝店精心缝制了一款外形典雅的晚礼服,这就是这套礼盒的全部了。
不得不说,当别的买家还在玩单品售卖的时候,这个套盒拍卖模式一下子就脱颖而出了。
这套礼盒的选品特别有眼光,而且打包售卖的价格也比每个单品加起来都贵一些,但问题是这是售卖不是拍卖,性价比一下就上来了。
现在整个亚季西南部的地区都很清楚他们的市场上是不缺奢侈品的,因此传统的单品类拍卖早就不合时宜了。
像是这种组合成套装的售卖模式才是最适合现当下的情况,每一次组合不用溢价太多,只需要上提一点点保证有一部分利润就行。
因为把套件买回去的人也一定会有样学样,拆分了之后再继续组合继续卖。
唯一能限制后面的买家把东西卖出去的可能也只有她们本人的审美和讲故事的水平了。
第654章 开始陷入狂热的奢侈品市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