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格林关于精耕细作的提议很有道理,但戈尔隆在听他论述完了之后却提出了一个问题。
“叶格林,你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根据地现在还处在开荒时期。”
“一上来就精耕细作我觉得可能不是很有必要啊。”
戈尔隆不是反对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而是现阶段根据地的粮食缺口还没有大到需要全面启动的程度。
在他的看法里,根据地完全可以循序渐进地推广这一生产模式。
毕竟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摆在了这里,要想让他们普遍学习到轮作和田间管理的知识,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沃尔夫格勒大重建时期的经验,通过劳动来一点点地教会大家相关的农业知识。”
戈尔隆这么说着。
之前在沃尔夫格勒战役之后,革命军就是通过组织大量的工作队来重建城市的。
当时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从事这种工作,建造房屋、修补道路、建设水坝什么的,他们之前都没有接触过。
但是在革命军的带领下,将整体的工程拆分成不同的小项目。
由熟练工人带头教会第一批人,然后由已经学习好的人带领一个工作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这样做一开始的时候会慢一些,但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效率也在不停地提高。
到最后的时候,所有的工作队基本都已经掌握了完整的房屋重建和基础设施建造能力了。
戈尔隆想要复刻的就是这一模式,在他看来根据地完全可以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让部分人先学会,然后分散下去再带领各村的村民不断在实践中学习。
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消耗两三年的时间,但胜在稳定,不会因为根据地政府的强行干预而造成什么不可预测的后果。
戈尔隆的看法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但叶格林却依旧摇头。
不过这一次他却没有直接反驳戈尔隆的建议,而是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理解戈尔隆同志你的想法,因为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
“但有一个事情我觉得我们必须提前做最坏的打算。”
叶格林跟自己意见相左,但是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反驳过来,这让戈尔隆感到很不熟悉。
但这也让他立即警惕了起来,这说明事情的严重性已经到了能让叶格林主动收敛脾气跟他耐心商量的程度了。
“叶格林你是说咱们西面可能出事?”
戈尔隆有些试探着问道,而叶格林也郑重地点头回应。
根据地西面就是帝国的亚季总督区,作为北希德罗斯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块,亚季总督区有着最多人口。
现在时间已经来到了圣血历1289年1月,在前年也就是1287年的时候亚季总督区就已经有瘟疫开始蔓延。
直到时间来到1288年亚季的总督区才开始采取最基本的应对策略,那就是严守境内各大城市,把感染瘟疫的人给扔到城外去自生自灭。
从当年夏天开始就已经就已经有不少难民从北边南下,但是却被布尼亚克的总督给
第609章 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