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各位读者朋友大家好啊,很高兴这本书又挺过了一卷。
     跟上一卷的卷末总结一样,这次的卷末总结也先从本卷的问题开始谈起。
     相信大家也都看出来了,本书第二卷的内容长地有些不可思议,这当然是我自己的问题所导致的。
     在原先的大纲中,我其实对第二卷的安排是很简单的。
     就是革命军和新市议会的矛盾,然后帝国军打过来了,新市议会的人背刺革命军。
     革命军在战场上胜利了,但是由于背刺不得不回到沃尔夫格勒,然后在本地底层百姓的帮助下艰难抵挡住了帝国军的进攻,最后不得以北上转移。
     这个剧情说比较简单,也比较适合我这种新手去写。
     然而在写到关于扫黑的章节的时候,我通过读者朋友的评论发现这样的剧情设计是有问题的。
     首先第一点就是既然革命军都已经取得了城市的控制权,那么为什么这些二鬼子们还能收敛起如此大的权力出来与革命分庭抗礼?
     虽然在设定里我写的是革命军在沃尔夫格勒战役里面损失惨重,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整合城市。
     但这样的说法放在现实可能合理,但是在小说当中却会成为明显的毒点。
     因此在一些读者朋友的建议下,我改变了原先的剧情,将这部分的剧情给弱化。
     但弱化了这个所谓新市议会的剧情之后,反派的角色又出现的空缺。
     这时候在已经定下的大纲剧情线当中,有且只能让帝国军提前登场了。然而帝国军提前登场之后,革命军这边的战力就失衡了。
     为了寻找平衡就只能让在剧情中期登场的教会势力提前出场。
     但这样一来,很多属于后期的戏份都要做出调整,尤其是涉及到中后期世界设定方面的东西都得跟着角色一起登场。
     为了不剧透后期的设定,这些角色在戏份上的安排又必须特别谨慎,尤其是战斗方面能少出场就少出场。
     然而即便是去精简这样了,整个第二卷里面配合着角色、势力需要提供的信息也大地惊人,因此整卷内容也不知不觉来到了一百万字。
     作为一个新手作家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但是同样的这给让我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经验。
     至少在磨磨蹭蹭写完了一百万字的第二卷内容之后,我也逐渐摸清了设定方面的伏笔该怎么去写。
     就比如在关于圣光、圣光之神、那个寄生于圣光之神残躯上的邪神的设定上,这三者的伏笔就涉及本书最为重要的一条支线。
     而在这方面我终于做到了把自己想写的东西,按照剧情需要来一点点抛出来。
     写小说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开头把整本书的设定,像倒洗脚水一样一口气倒出来。
     我之前也犯过类似的错误,之后虽然学过了不少理论,但是理论和实践是不一样的,没有第二卷的一百万字积累,有些问题我看得见但上手的时候却无所适从。
     通过这一卷的积累,除了解决了剧情设定该如何插入正文的问题,在剧情设计上也对我多有磨炼。
     相信大家也能看得出来,在第一卷的时候,帝国那边总是底牌尽出,给人以机械降神的感觉。
     所以在第二卷的故事中,我要在加强帝国的时候也学会了提前埋设短伏笔。
     通过在前两章或者事件开头部分添加一些小剧情铺设定的方式来对冲,可以很好地抵消掉剧情变化带来的情绪冲击。
     说简单点就是大家都提前知道了情况要变糟,有了心理准备。
     当然这是说了我已经学会或者刚刚掌握的技能,除此之外还有着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其中大家反响最高的就是剧情节奏过慢的问题。
     这一点上我得和读者朋友们说一句对不起了。
     不是我不想改,而是我现阶段还没有那个能力去改。
     想要解决节奏慢的问题,有且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去抄现有套路,另一个就是归纳总结。
     前者自然不用多说,大家估计也不想看着我把这本书给写成快节奏爽文的,我个人也不愿意去用这种偷懒的方法解决问题。
     但如果要归纳总结的话,也必须有足够的样本才可以进行。
     说直接点就是我得有足够的作品积累,扑街到大概500万字的时候才能逐渐摸索出同时适合我和我读者的节奏。
     这里给没有写过小说的读者朋友们科普一下,我在创作的小说的时候一般都是想到了某个片段、或者某句台词的时候开始的。
     从这里爆发灵感,然后分析这个画面或者台词适合出现在这一节故事的哪个位置,是开头、中间还是结尾?
     确定了位置之后就以此为中心去设计情绪起伏线,然后再根据情绪起伏线去设计缺少的情节。
     到这一步的时候,这一卷的卷纲差不多就完成。
     最后补上具体场景的细节就是卷纲下面的章纲,章纲扩展一下就是大家看到的小说了。
     因此所谓的节奏,其实就是指剧情起伏线的设置和具体情节的安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东西本应该是完全服务于剧情设定和作家习惯去制定的,但是在网文这个行业,有人逆练功法通过大量的数据调查总结出了一套在特定类型小说中的最优线路解。
     这东西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套路了。
     套路本身其实没什么不对的,我有时候也要参考一些优秀的套路去学习。
     真正不对的是,很多人拿着套路恰烂钱,作为作家不去磨炼自己的文笔、不去设计自己的剧情,拿着行业最优解的套路模版生搬硬套就用在了自己小说上。
     我不太想评价这样做好还是不好,

第581章 第二卷卷末小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