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早以不信神仙方士之流。
     正如相老所说,尽皆虚妄!
     相老脸上亦现绝望之色,他刚准备开口,一声清啸陡然从琅琊台一侧传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嗷呜!”
     此啸声中充满欢愉气息,又生机勃勃,乡老们只觉得心头陡然一松。
     “此何物也?”少端亦觉得精神一振,翻身坐起。
     “闻之不似凡兽。”
     相老白眉皱起,仔细聆听,他脸色陡然一变,惊疑不定地开口:“吾似听到有人在讲道?”
     不止是他,此时众人皆听见了。
     这个声音极其轻柔淡漠,有如高天之云,众人根本就听不清他到底说的是什么。
     然而玄妙的是,此声音虽然耳朵听不清楚,却在众人心头炸响,瞬间便心思都通透了几分。
     “去看看!”少端只觉得自己身体瞬间充满了活力,他飞快地爬了起来,顺着刚才清啸传来的方向走去,其他乡老亦满脸迷惑地跟上。
     片刻之后,少端一行人已经行至台边,而此时那个轻柔淡漠之声,已经清晰了许多。
     “蛟者,水行之属也!”
     “所谓,上善若水!”
     声音犹如炸雷一般在少端心头炸响,令他只觉得自己眼前陡然一黑!
     黑天了?
     他愕然地抬头,不知道何时,天空已经变成了一片晦暗之色,有异光似自天外来,撕裂黑云,天空开始明灭不定。
     “又所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音再响,如同洪钟大吕,天地都似乎一起齐鸣。
     相老此时亦气喘吁吁地随一干乡老赶了过来,他满脸骇然。
     一语,竟能动天地!
     此讲道者,何人也?
     他下意识地看向少端,却见少端此时满脸震撼,浑身颤抖,看向天空。
     直到此时,相老才发现,方才依然高悬于天空之上,光芒万丈之白日,竟然不知何时,已经悄然隐去。
     四周已经变得一片晦暗,有若黄昏。
     天地间弥漫着一股让人不安的静寂,一抹若有若无的威压,自苍穹而下,让相老忍不住想要跪地叩拜。
     “不争者,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道音再起,远处之海面,开始有浪翻涌,似乎在随着这声音而又节奏的澎湃浩荡。
     “又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之道,为而不争!”
     却有风似从九天而来,及体生寒,又有一丝酥麻之意,自一众乡老全身泛起。
     “今,吾便授尔不争之道,尔当体会大道真意,不害不争!”
     “嗷呜!”
     随着道音落下,清亮之啸声再响,虽然稚嫩,啸声里却有着堂皇之意,又有一抹誓死而不悔之决心。
     下一刻,“轰”地一声巨响在众人头顶响起,数名乡老浑身都一震,被吓倒在地。
     却是惊雷!
     所有人下意识地抬头,只见天空之上,风雷涌动。一丝丝不知道从何处而来的云,此时正在向头顶聚集。
     一个漩涡状的大云正在天空飞快形成,漩涡之中有一个大洞,仿佛天地之眼,让人心悸。
     有丝丝电蛇开始在云间萦绕,众人只觉得头皮发麻。
     此雷若是落在头顶,别说在场一干乡老,便是琅琊台,恐怕都要击出一个大洞。
     “此何物也?”
     此时人们尚不知高处引雷之理,一名乡老战战兢兢地开口。
     不止他一人,其他乡老,亦是脸色惨白。
     两名伏相老登台之稚子,此时更是直接抱头撅着屁股躲在了相老身后,不敢发一声。
     而相老此时浑身都在颤抖,却不仅仅只是因为畏惧天地之威。
     相氏乃是琅琊县显姓,虽然夏后之国已消亡近千年,然而上古之时,社会发展缓慢,千年与后世十年无异,相氏底蕴犹在。
     所谓底蕴,并非财货之属,而是,知识!
     这年头,因传播渠道限制,财货易得,而知识难求!
     相老耕读传家,家中藏书无数,堪称学富五车。
     是故大秦丞相李斯所言志鸟之事,他亦知晓,只是非朝堂奏对,不曾说得那么透彻而已。
     方才那个多次响起的清越之啸声,他虽然不曾亲耳听过,但是总感觉似乎是见过如许记载。
     此时此刻,看到天上瞬间汇聚起来的雷云,他陡然记了起来。
     上古奇书《山海经》有云,宣山之东,沂水出焉。又东,有岛。其岛有桑,大五十尺。桑之下,有类蛇之者,却非爬虫之属,而归于鳞甲。
     其声若稚牛,若乳虎,又若雏凤。
     日常以水气为食,好大洋。辄有天雷击之,若不死,便增二丈,得寿千年!
     此谓,蛟跃于海!
    喜欢。
  

第53章 众生观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