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理,自然知其道。
     扶苏自幼好读书,对各学派之文献皆有涉猎,自然知二者区别。然而,他更知道,二者的区别更多只是在流派和名头上而已。
     方士谓山川大泽有灵,便于山川大泽中炼丹,以求夺山川大泽灵气为己用,让自己亦长生不老。
     而道家认为山川大泽之所以长存,乃是因为其有长存之道,若是自己弄清楚这个道,自然就能够像山川大泽一般,万世不移。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长生!
     且值百家争鸣之世,各学派都是各取所长,完善其学说。像道家和方士此等理论相近的,早就已经一通互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上将军,”他微微正色,“天人仙人,本就一体。”
     “吾等此次南行,本就不以学派身份为罪,而是观其所行辨之。”
     他认真地开口:“有方士之行为,便是方士,不论他是道家,是仙家,抑或是儒家法家!”
     蒙恬神情微动,他认真地拱了拱手:“吾今日知公子之仁道也!”
     他是心悦诚服地向公子扶苏行礼,这年头书籍极少,有资格能够学习知识的人亦少。因此世人对知识极为尊崇,还保留着朝闻道夕可死的狂热和淳朴。
     即使蒙恬出身九卿世家,亦不可免俗。
     他深知,大秦乃是行法家,而法家者,坚信人性本恶,需以严刑峻法迫其向善。
     意思是,不管是谁,生下来就是一个罪犯,是国法使其不得不当个良民。若是父祖是刑徒,那生下来的儿子必是大恶之徒,需从重从严处置。
     如普通人若是弃灰于道,此必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因为对始皇帝陛下“草木灰皆需入田以肥”的诏令不满,需要斩杀掉。
     若是刑徒之子做了此事,那更是反迹已露,全家连坐,皆斩之。
     按照后世的说法,叫做上纲上线。
     而公子扶苏之仁,却是只论其行,不诛其心。弃灰于道,便追究弃灰于道的责任,无需斩杀,更无需坐全家,打一顿算了。
     公子扶苏面露笑意,他虽然为始皇帝之长子,然而此时刚刚弱冠,能够得到大秦战神蒙恬的称赞,显然也是极难得的事。
     他同样拱手,准备谦虚一二,不料蒙恬的手飞快地放下。
     “公子,”蒙恬认真地开口,“既然公子有仁,却不知公子之仁,可予楚人乎?”
     公子扶苏的笑意僵在脸上,他愕然地开口:“上将军何意?”
     “不瞒公子,吾此时已陷两难之地。”
     蒙恬老实地说道:“昨日上云梦山前,吾下令,若山中有神仙,吾便以上将军之尊顿首拜之。若无,吾便斩尽云梦县楚人。”
     “然山上异人颇有神异,使吾踌躇。”
     “吾若认其为神仙,吾便违始皇帝之三杀令。不认,则两千楚人将要屠尽。”
     他再度恭敬拱手:“公子乃始皇帝长子,又有任名,请教之!”
     扶苏吐了一口老血。
     他不敢置信地看着蒙恬,心中有泪奔流。
     别看上将军说得漂亮,但是扶苏亦不是傻瓜。
     他瞬间就听出,上将军,这是准备让自己背黑锅的意思!
     他此时只想怒吼一声。
     上将军!
     尔为何坑我!
    喜欢。
  

第15章 天降黑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