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9章 移步换景入画堂,锦绣华裳待高贤[1/2页]

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 逸辰公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座名为“湖畔居”的三层酒楼,就这么静静地伫立在人工湖畔,如同一位临水而居的江南仕女,温婉,却又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风华。
     专家们的脚步,不约而同地,再次慢了下来。
     这一次,他们的眼神中,少了几分初见城墙时的磅礴震撼,也少了几分探究钱庄时的锐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纯粹的、发自内心的欣赏。
     “妙啊……”何镜山教授负手而立,仰头望着那层层叠叠的飞檐翘角,由衷地赞叹,“你们看,这座楼,看似是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一样不缺。但它的布局,却又带着几分苏式园林的灵动。”
     他伸出手,指向酒楼二层那探出水面的观景廊台。
     “你们看那个‘美人靠,它没有像传统徽派建筑那样,只是简单地依附于墙体,而是大胆地向外延伸,下方用几根看似随意的石柱支撑,临水而立。这样一来,整个建筑的线条,就‘活了。它不再是沉闷的,而是有了呼吸,有了与这片湖光山色对话的欲望。”
     “何老说得没错!”一位专攻园林设计的教授激动地附和,“还有它的‘借景之法,用得简直是出神入化!你们从我这个角度看,三楼最东侧那扇雕花的漏窗,其窗框,正好将远处那座最高的山峰,如同一幅天然的画卷般,框了进来!山色,窗景,楼阁,湖光……层层叠叠,互为映衬,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这……这手笔,当代的园林设计师里,我没见过有谁能做到!”
     李敬同教授则对建筑两侧的楹联产生了兴趣,他走到近前,轻声念道:“‘一楼风月当酣饮,万里云山豁醉眸。好联!好字!好气魄!这字,筋骨饱满,笔力雄健,颜筋柳骨,尽得其神。刘园长,不知此联,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
     面对专家们如同连珠炮般的专业“拷问”,刘楚只是笑了笑,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神秘。
     “诸位先生,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尝。”他没有直接回答任何一个技术问题,而是再次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里面,早已备好了薄酒小菜,我们边吃边聊,如何?”
     这份从容,再次让专家们心中暗暗点头。
     眼前这个年轻人,是在用一种更为高明的方式,告诉他们——我这里所有的“好”,都需要你们自己,去亲身体验。
     一行人迈步,踏入了湖畔居的大门。
     一股更为浓郁的、混合了酒香、菜香、茶香与淡淡脂粉香的暖流,裹挟着鼎沸的人声,瞬间将他们包裹。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再次愣住了。
     满座!
     整个一楼大堂,那数十张黄花梨木的八仙桌,竟几乎座无虚席!
     而更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是坐在这里的食客。
     放眼望去,竟有超过半数的人,都穿着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古代服饰!
     有穿着圆领袍,头戴璞巾,正与友人高声阔论的书生;有身着交领襦裙,正小口品尝着精致糕点的仕女;甚至还有几个孩子,穿着小一号的儿童款汉服,正趴在临湖的栏杆旁,兴奋地,用店家提供的鱼食,投喂着湖中的锦鲤。
     伙计们穿着青布短衫,肩上搭着白毛巾,在桌椅间灵巧地穿梭,口中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带着一股子独特的韵味。
     “来咯——!‘西湖醋鱼一盘!客官您慢用!”
     “三号桌的‘东坡肉得嘞!马上就来!”
     这幅景象,太“活”了。
     它不是那种刻意安排的、死气沉沉的表演。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充满了生命力的、热气腾腾的……“生活”。
     专家们感觉自己,像是无意间,闯入了一场,正在进行中的、属于古代江南的盛大宴席。
     “这……这……”何镜山教授看着眼前这幅景象,有些失神,“这沉浸感……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吗?”
     他指着那些穿着汉服、举止自然的游客,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好奇与困惑,“刘园长,这些人……都是贵庄的‘特约演员吗?竟能如此……自然地,融入到这场景之中?”
     这个问题,也问出了所有专家的心声。
     在他们看来,要营造出

第469章 移步换景入画堂,锦绣华裳待高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