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之后。
是冲天的、难以置信的、疯狂的哗然!
“我……我没听错吧?邀请……邀请我们……进殿议事?”
“‘自认胸有丘壑?我算吗?我好歹也是985毕业的啊!”
“疯了!疯了!这青瑶山庄,他妈的彻底疯了!连皇城都对游客开放了?还他妈是这种方式?!”
“这……这是何等的魄力!何等的自信!他就不怕,我们这群‘乱世之民,冲撞了‘盛世天威吗?!”
人群,彻底沸腾了!
而张承志教授,早已是老泪纵横。
他一把抓住身边学生的胳膊,因为太过用力,指甲都几乎要掐进了肉里。
“走!快!跟上!”
他甚至顾不上去维持自己那学者泰斗的仪态,用近乎于“冲”的姿态,第一个,朝着那敞开的承天门,奔了过去。
那四位学生,也立刻反应了过来,紧紧地,跟在了老师的身后。
有了他们的带头,人群中,那些同样自诩为“文化人”的游客们,也纷纷按捺不住了。
“走走走!同去!同去!”
“这可是面见天颜啊!千载难逢!此生无憾了!”
“我倒要看看,这大唐的朝会,究竟是什么样子!”
越来越多的人,汇成了一股洪流,跟在那位引路中官的身后,怀着一种混杂着敬畏、好奇、与不真实感的、朝圣般的心情,缓缓地,踏入了那道,他们本以为,此生都绝无可能踏入的——承天门!
穿过厚重的门洞,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脚下,不再是外城那种带着风化痕迹的青石板路,而是一种更为平整、也更为巨大的白色石板,严丝合缝,一尘不染。
道路的两旁,是高大得,近乎于有些压抑的宫墙。墙体,呈现出一种庄重的、暗红的色泽。
每隔二十步,便有一位身穿金甲、手持长戟的卫士,如同一尊雕塑般,矗立在那里。他们身上的甲胄,比外城的金吾卫,要更为精良,也更为华丽。他们的眼神,也更为的,锐利,冰冷。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若有若无的、檀香的气息。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之前在朱雀大街上,那喧嚣的、充满了烟火气的人声,被彻底隔绝在了身后。
此刻,耳边,只剩下数百人,那被刻意压制住的、粗重的呼吸声,以及,脚步踏在石板上,发出的,单调的“沙沙”声。
一种无形的、属于皇家的威严,笼罩了每一个人。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收起了脸上的嬉笑,神情,变得肃穆,庄重。
那引路的中官,没有说话,只是在前方,不急不缓地,走着。
队伍,穿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宫门,绕过了一片又一片的广场。
他们看到的建筑,也越来越,宏伟,壮丽。
那飞扬的斗拱,那华美的雕梁,那屋脊之上,形态各异的镇兽……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得,不似凡间之物。
张承志教授,感觉自己的眼睛,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他贪婪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老师……您看那……那处台基……”一位学生,压低了声音,指着远处一座宫殿的基座,“那……那是‘夯土层的剖面展示……天啊……他……他们连这个都做出来了……”
“还有那排水的螭首……你们看,那角度,那造型……跟史书上记载的,一模一样……”
“这……这不是景区……这……这是一座……活着的,唐代建筑博物馆……”
不知走了多久,当他们,最终登上了一段长达数十米、由白玉石铺就的、宽阔的“龙尾道”,最终,抵达了那座,他们曾在城外,远远仰望过的宫殿前时。
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
含元殿!
当它,如此近距离地,出现在眼前时,那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极致的雄壮与威(此处省略若干字,请读者自行想象),让所有人都,再次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而就在这时。
一阵阵雄浑的、带着独特韵律的、争论的声音,从那半开的、巨大的殿门中,传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科举取士,虽能不拘一格,广纳寒门之才。然,其‘唯才是举,恐有偏颇!德行、家世,亦是为官之基石!若无德,才越高,其害越甚!”
这是一个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
紧接着,另一个更为洪亮的声音,立刻反驳道。
“褚遂良!此言差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之弊,已历数百年!若非陛下力主科举,我等,如今安能立于这朝堂之上?家世?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你……”
“肃静!”
一个威严的、仿佛带着金石之音的、充满了无上权威的声音,从大殿的深处,传了出来。
仅仅两个字,便让殿内所有的争论,戛然而止。
游客们,瞬间,安静如鸡。
他们,都听出来了。
这个声音的主人,是谁。
那引路的中官,走到了殿门前,躬身,禀报。
“启禀陛下,城外学士,已带到。”
殿内,沉默了片刻。
那个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
“让他们,进来吧。”
喜欢。
第451章 承天门开迎学士,含元殿内论古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