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章 二十二个字的称谓,你见过吗?[1/2页]

双穿亮剑:小七八千玩得欢 八千和七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七回到独立团后,舒舒服服地享受了几天老王头做的美食,可没过多久,就又开始不安分地闹腾起来。
     小七总觉得“全军总教官”这个称谓,根本配不上自己的独特与优秀。
     于是,她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最后终于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超长的称谓:
     “绝世无双,无人能比,英明神武,美丽漂亮,的,全军总教官!”
     她心里暗自得意,你瞧啊,李云龙的称谓就俩字——团长,赵刚的称谓也是俩字——政委,多平平无奇啊,对吧?
     再看看自己的,小七扳着手指头仔细数了数,一、二、三……足足二十二个字!
     想到这儿,她忍不住“哈哈哈”地笑出了声,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物。
     紧接着,小七就在团部办起了培训班。
     独立团各个营连分散驻扎,跟团部在一起的主要是团部后勤人员、政委负责的几个科室人员,还有警卫连,加起来也就三百号人。
     至于其他团直属的骑兵连、侦察连、炮兵连,虽然在团部也有驻地,但平时基本看不到人影。
     小七看着这三百号人,心里琢磨着:好吧,就先拿你们开刀!不对,是先在你们身上树立典范!
     在培训班上,小七扯着嗓子喊得声嘶力竭,口干舌燥,可这些兵在她眼里实在是太笨了。都三天过去了,整整三天,就这二十二个字的称谓,愣是一个学会的都没有。
     小七急得直拍小脑袋瓜,心里想着:怎么办呢?到底该怎么办?突然,她眼睛一亮,计上心来。
     第二天,小七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奖励政策:只要能学会这二十二个字,枪支随便选,弹药随便拿,能带多少就拿多少!
     一开始,大家都半信半疑。直到一个抱着试试看想法的宣传科士兵,成功喊出了这二十二个字的称谓。
     只见他腰里挎着两把锃亮的镜面匣子,身上裹着“九龙带”,带子上密密麻麻插满了弹匣,迈着同手同脚的步伐得意洋洋地走回来时,团部所有的兵瞬间都沸腾了。
     谁不想多拿点装备啊,这一下,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被彻底调动了起来。
     当第十个兵也如愿获得了满身装备后,小七又下达了第二条命令:凡是学不会的,伙食减半!
     这一下,整个团部都乱了套。
     李云龙去查哨,就听见士兵们一边站岗一边嘴里嘟囔:“绝世无双绝世无双绝世无双……”
     赵刚带着战士刷标语,战士们也是一边刷一边念叨:“无人能比无人能比无人能比……”
     李云龙和赵刚听着,只能无奈地无声叹息,心里想着:等等吧,再等等,过几天大家新鲜劲儿过了就好了。
     可他们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小七“祸害”完战士,又把目标对准了领导。
     独立团开会,团长和政委坐在上面,下面是各个营连的主官。
     会议刚要开始,咱那“英明神武”的小七就夹着笔记本,腆着那并不存在的将军肚,慢悠悠地晃了进来,然后一屁股大大咧咧地坐在了李云龙和赵刚中间。
     等会议开完了,小七还装模作样地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说道:
     “咳咳,这个会,开得不错,啊,是不是?下面我作为全军总教官,再补充两点!”
     结果呢,第一点,是把李云龙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第二点,又把赵刚讲的内容复述了一通。
     期间,她还故意停顿,用自以为威严的目光扫视全场,要是没有掌声,她就绝不罢休。
     这可把李云龙和赵刚给愁坏了。
     一开始,他俩确实因为之前和小七的冲突,心里有点愧疚,所以对小七放纵了些。
     可现在,小七这样的行为实在是太耽误事了。
     就在李云龙和赵刚准备采取点措施,好好管管小七的时候,总部一道命令如同一束曙光,总算是把独立团从这“水深火热”的苦海中拯救了出来 。
     ……
     武汉会战的局势如同一团阴云,笼罩在中华大地之上。
     国军在日军凌厉的攻势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防线摇摇欲坠,很有可能重蹈淞沪大溃退的覆辙,情况岌岌可危。
     蒋光头心急如焚,紧急召见了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周大大,希望能寻求到一丝转机。
     八路军高层经过反复研究和慎重考虑,毅然做出决定:
     出兵支援!
     这一次出兵,八路军的目的并非为了抢占地盘,而是要给嚣张的鬼子以最大程度的杀伤,让他们为自己的侵略行径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八路军的出兵序列中,所属的主力团和一部分基干团被列入其中。
     独立团作为一支战力突出、声名远扬的队伍,有幸进入了这个光荣的序列。
     李云龙和赵刚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得合不拢嘴,心里满是对即将到来战斗的期待和憧憬。
     然而,咱的小七却在团部里面满地打滚,哭得稀里哗啦。
     这是为啥呢?
     原来,最上级居然单独下了一道命令,让小七留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了防止小七在他们离开后胡闹,李云龙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特殊的办法。
     他从警卫连和侦查连精心抽调了五个班的兵力,组成了一个在八路军军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特殊单位——“近卫排”。
     排长由赵铁柱担任,而排“政委”则是老王头。
     老王头多次负伤,年龄也大了,已经无法再进行远距离行军,但他在团里德高望重,深受大家的敬重。
     在排一级设立政委,这种事估计也就李云龙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奇葩能干得出来。
     李云龙心里明白,自己和赵刚这一走,整个独立团里,能压制住小七那调皮捣蛋性子的,也就只有老王头了。有老王头在旁边看着,就算小七再怎么闹腾,也不至于太出格。
     很快,独立团出战的日子到了。
     各营连的留守人员按照命令,放弃了原驻地,全部到赵家峪集结。
     可等大家都集结完了一看,人数少得可怜,拢共也就100号人。
     除了50号近卫排的战斗人员,剩下的都是后勤人员和文员。
     面对着这寥寥无几的“小猫两三只”,小七顿时没了闹腾的兴致。
     往日里那活泼调皮的劲儿消失得无影无踪,天天无精打采地到处溜达,就连老王头做的她最爱吃的羊肉面,现在也觉得不香了,心里满是失落和无奈 。
     老王头和赵铁柱看着无精打采的小七,心疼得不行,变着法地安慰她。
     一天,赵铁柱灵机一动,试探着问:“……总教官,要不,您再继续办那个啥……培训班?”
     “办啥啊,就那么几个人,没意思。”小七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回应。
     “人少啊?”赵铁柱挠了挠脑袋,突然眼前一亮,“要不,咱找几个县大队,区小队?”
     “哎?哎?”小七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对啊,独立团主力是走了,可是辖区里面的民兵可不少。
     于是,在独立团出兵后的第五天,年仅十岁的小七,以独立团留守最高指挥官的身份,下达了一道意义非凡的命令。
     别看小七年纪尚小,可在独立团里,上上下下对他都是心服口服,威望极高。
     这道命令就像一阵疾风,迅速传遍独立团辖区的每一个角落。
    &nbs

第17章 二十二个字的称谓,你见过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