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种历史形成的分工差异,加上鱿大人社群内部对教育的重视和确实存在的经商禀赋,使得他们在许多国家拥有了与其人口比例极不相称的极高经济地位。】
     【然而,与这耀眼财富形成残酷对比的是,他们在各国内部几乎都只有极低的政治地位和脆弱的社会认同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几乎所有的西方世界国家都在为一战带来的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买单。社会弥漫着失落、愤怒和寻找替罪羊的情绪。】
     【1929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大危机,如同雪崩般令本就不景气的西方世界经济彻底坠入深渊。】
     【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农田荒芜,失业率飙升到令人绝望的数字。】
     【从英国到法国再到意呆利,二战前,整个西方世界都在经济危机的泥潭中痛苦挣扎,无数家庭食不果腹,饥寒交迫。】
     天幕画面:
     黑白影像资料闪过。
     堆积如山的滞销农产品被销毁。
     工厂烟囱不再冒烟。
     长长的失业救济队伍望不到头。
     衣衫褴褛的儿童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紧接着,画面切到另一组影像。
     衣着光鲜的鱿大人商人在高级餐厅或交易所里谈笑风生。
     仓库里成桶的牛奶被倾倒进下水道。
     成堆的谷物被焚烧……
     【而反观此时的鱿大人社群,出于维持价格体系、减少损失或单纯不愿贱卖的心态。】
     【宁愿将快过期的牛奶倒掉,将过剩的谷物焚烧,也不愿意降价卖给那些在饥饿线上挣扎的民众!】
     【这种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显得尤为刺眼的画面,通过媒体的渲染,极大地点燃了穷苦百姓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
     【于是,鱿大人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中下层阶级宣泄绝望与愤怒的最佳出气筒。】
     【不过,同明目张胆地执行极端种族主义政策的纳翠不同,在纳翠入侵西欧与东欧之前,这些国家的政府为了所谓的国际观瞻和文明形象,并不敢明目张胆地组织国家力量对鱿大人进行大规模迫害,尽管民间歧视和零星的暴力从未停止。】
     【但是,当二战全面爆发之后,当纳翠德国的铁蹄和意识形态深入这些早已浸润了反鱿主义毒素的土壤时,对鱿大人的系统性歧视、掠夺和最终的大屠杀,很快便获得了一种扭曲的合法性和群众基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一场被纳翠煽动和组织的、西方世界部分人群参与的血腥狂欢。】
     天幕下的万朝古人:
     晚唐位面。
     黄巢的军中。
     看着天幕上倾倒的牛奶、焚烧的谷物,再对比那饥寒交迫的平民百姓。
     黄巢眼中喷出怒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情此景,古今皆然!该杀!”
     “这些盘踞膏腴、坐视万民冻馁而心无恻隐的蠹虫,统统该杀!”
     此刻,他仿佛又回到了那几次科举落第、看尽长安权贵奢靡、百姓困苦的绝望。
     一股冲天怨气直冲顶门。
     “彼辈当初享乐之时,可曾想到会有今日?!只恨手中刀锋,未能尽斩天下不公!”
     黄巢身边聚集的流民、失意书生、破产商贩,无不感同身受,眼中闪烁着同样愤恨。
    &n

第228章 该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