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章 白日做梦[2/2页]

活在民国当顺民 鲅鱼饺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高下立判!
     杨福平叹口气:“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亏妻者百财不入,这现世报来的真快啊,郭东家这事儿,报了警吗?”
     老钱觉着这句话在夸他,矜持的笑的露出了大门牙。
     赞同道:“估计得报案吧,看样子被卷走的不少!”
     小孙不解道:“去警察局,那还能落好?估计打点的钱得比卷走的钱多吧。”
     老钱跟杨福平对视一眼,跟这个傻小子解释道:“你要是穷的掉腚,那衙门就不是给你开的。
     可老郭不是啊。
     他街上有个铺子,家里开着厂子,他们家的绢花都卖到沪市跟津门,沪市大的百货商店都跟他家有往来。
     平日里在外三分局上下孝敬的也不少。
     这事儿一出,打的是警察局的脸!
     要是不给个说法,这一条街上的大小爷们儿,谁还乐意乖乖的孝敬。”
     小孙明白了:“还得是老话,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老钱点头:“对喽,你小子还有的学!”
     小孙谢绝:“没事儿钱叔,照你这说法,我估计这辈子我也用不着上衙门。”
     实诚的小孙,坦荡荡的穷。
     激起店里一堆欢乐声。
     路过的大娘听到后,探头问道:“粮价又涨了?”
     老钱没收住笑:“呃,没涨多少?”
     大娘脸一吊:“怪不得笑那么开心!”
     说完扭着屁股走了。
     老钱扭头看看早上刚更新的黑板:“就是没涨多少啊!”
     他还有点儿小委屈。
     杨福平指着二平背后的黑板:“米都4800了,还没涨多少呢!”
     老钱无奈的听着:“跟上个月比,是不没涨多少?”
     这倒是,上月4500,这样看,涨幅还不算高。
     小孙俏皮道:“我都没想到,这辈子还有年入百万的时候,东家上个月开饷,我跟二平,都涨到二十万了,结果当天去胡同口买烧饼,人红嘴白牙的一个烧饼要了我三千!!”
     这题杨福安懂啊,赶紧纠正错误:“不是三千,昨儿我哥买的,四千一个烧饼!”
     (此时法币尚未完全失控,但增发纸币,强征兵丁,导致的田地荒芜;内战爆发交通阻隔且政府无法稳定物价,导致北平粮源紧张,这只是个开始,远远没有结束。)
     老钱适时的叫停了这个话题,再说下去,怕是要变味儿。
     不过不管粮价涨到多高,这可是四九城,永远有不差钱的主儿。
     下午金府照旧让送一袋儿精米跟一袋儿白面过去。
     老钱放心的记了笔挂账。
     别家不能赊欠,可金老爷没事儿。
     老钱指点杨福平:“放心吧,他们家就是卖家底儿,也能吃上个一二十年!”
     杨福平隐约听过,这位好像蜀中来到四九城的某位大员的随从。
     来的时候坐的小轿车,说是看上了花市大街的烟火气。
     买了套两进的小院儿,稳稳当当的住了七八年了。
    喜欢。
  

第61章 白日做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