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5章 光棍寡妇[1/2页]

活在民国当顺民 鲅鱼饺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出了这么档子事儿之后。
     不但杨福安觉着自由受限,就连两个孩子,全程脚不沾地。
     过了好半天,一家人才算放松点儿。
     李水仙给俩孩子买了两串糖葫芦,省得老吭吭唧唧想下地玩儿。
     至于会不会掉到爸爸或者小叔头顶上,那都不是事儿。
     节日欢乐的气氛慢慢缓和了刚刚偷孩子后的慌乱。
     确切点儿说,除了石头懵懵懂懂的好像明白怎么回事儿。
     红妞全程都在看热闹。
     不同于俩儿子的紧张兮兮,李水仙反倒放松的多:“看好孩子就行了,给自个儿崩那么紧干啥,知道的是来逛庙会,不知道还以为你俩要打架呢。”
     如果她不是目光灼灼的看着人群中单身群体,可能更有说服力。
     紧张归紧张,李水仙下手也不软。
     孩子的玩具,头绳,杨远信的烟丝,一打鞋底子!
     甚至于还发现了一处卖袜子的小摊儿。
     看着比店里能便宜上不少,不知道是从哪个织袜厂批发来的。
     估算下家里人口,李水仙一口气买了二十双袜子。
     一边挑拣一边挑剔:“这机子织的袜子就是没有自己做的厚实!”
     挑剔的是买卖,卖袜子的也不在乎。
     自己家做的袜子倒是厚实了,可但凡兜里有两个铜子儿的都选择买这种洋袜子。
     主要是自己做的,跟个布袋差不多,穿着麻烦,做着也费布。
     到了夏天,对汗脚特别不友好。
     挑完大人的,看看红妞跟石头,扭头又选了几双小号的。
     婆媳俩商量下,又选了几样鲜亮的绣线,几根粗点儿的针。
     庙会上的东西,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不卖的。
     活鸡活鸭都有,石头蹲着拿小石子喂鸡,杨福安还帮着找石子儿。
     李水仙看见了,赶紧把俩皮孩子扯走:“你俩还真会给卖鸡的加称!”
     出门带的两个篮子,零零碎碎的一会儿就装满了。
     石头眼尖,指着灯笼摊儿喊道:“奶奶,你看灯笼。”
     到李水仙耳朵里明明就是“奶奶,赶紧掏钱!”
     正月十五眼瞅着就要到,小孩儿想要个灯笼能是多大的事儿,嘴里数落着:“这玩意儿不当吃不当喝的,玩几天都没有了,还得年年买,我都说了让你爹给做个,你还不愿意!”
     说归说,李水仙已经开始讲价了。
     被提及的杨福平有些不好意思,去年信誓旦旦的给孩子糊个灯笼,结果做出来之后,重心不稳,蜡烛往上一放,正好歪倒在灯笼皮儿上。
     没出院门儿呢,就烧的红红火火,孩子也哭的挺嘹亮。
     李水仙挑了一个画着大公鸡的,一个画着小兔子的。
     俩孩子一人一个,算是心满意足了。
     折腾这么会儿,也到了饭点儿。
     全聚德的烤鸭离杨福平越来越近了。
     傻孩子提议道:“娘,你们叫个黄包车,我跑着去就行······”
     李水仙提着篮子一马当先:“不用,坐新六路就行,我出来都打探好了,等到了珠市口下车

第45章 光棍寡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