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章 小红柜子[1/2页]

活在民国当顺民 鲅鱼饺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头天傍晚杨福平跟老钱说着不关店里这些人的事儿。
     可没几天就被打脸了。
     小孙一大早哭丧着脸,干什么都是催一下动一下,比二平话还少。
     挨到中午一起吃饭,老钱问道:“这是怎么了?家里出啥事儿了。”
     老钱其实也不太想问这句话,万一真问出来点儿事,你就说帮不帮忙吧。
     可毕竟这么好几年的情分,老钱觉着只要是二十斤玉米面儿以内的事儿,还是能负担的起,于是开了金口:“要是有啥为难的事儿,我帮不上忙还有你杨哥呢!”
     杨福平瞥了这老油条一眼,心想,我可真是谢谢你八辈儿祖宗。
     不过也没否认,看事儿大小吧,杨福平也给自己画了条线,不能超过三十斤玉米面儿。
     小孙听到这种暖心窝的话,一下子没顶住,眼泪顺着淌了下来:“刘五个牲口,那天早上从咱们这回去,下午就上朱寡妇家提亲去了!”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小四十的光棍儿配三十多岁的寡妇,也算得上门当户对。
     所以二平不解的看着小孙:“你也看上朱寡妇了?”
     小孙用手背抹了下眼泪,把嘴里的窝头咽下去:“谁看上朱寡妇了,我是心疼她家我妹子!”
     杨福平琢磨出来点儿味儿来:“提亲的对象不是朱寡妇?”
     小孙点头:“是啊。”
     老钱不解:“那你愁个啥劲儿,你要是有那心思,大不了以后别叫五哥了,你叫五叔不就得了!”
     小孙叹气:“别说叫五叔了,叫五爷也没用,人家现在攀上高枝儿了。
     我听我奶奶说,人家当场都表示要给朱家大妹子找个好去处。
     刘五现在挺阔气,自个一身新,提亲都送了京八件,又添了两身儿料子,朱寡妇手绢都捂不住嘴,后槽牙都快笑掉了。
     摊上这么个有钱的后爹,我看我是没啥指望了。”
     呃······
     作为同样未婚的二平,对这事儿就不发表意见了。
     老钱拍拍小孙的肩膀:“大丈夫何患无妻,你才多大,刘五多大?咱们且往后看!”
     小孙有些绝望:“钱叔,照你这么说,我得四十才能娶上媳妇?”
     这角度有些清奇,老钱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于是瞪了眼杨福平,杨福平也没啥好办法,只好转移话题:“今儿这窝头不错,没放高粱面,像是白面儿跟玉米面儿两掺的。”
     小孙捧着窝头悲从中起:“以后我朱家妹子,再也看不上我家的菜团子窝窝了,说不定能混上顿顿白面儿呢。”
     杨福平没招,也默默的啃起了窝头,顺手又给弟弟拿一个续上:“小孙,你要是没心思吃饭,就让给二平一个窝头?”
     小孙瞬间精神振奋:“不用不用,我就是感慨两句,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哪能跟粮食过不去呢!”
     说完一抹还没蒸发完的半滴眼泪,大口的吃起了午饭。
     穷人的爱情算个球,顶不上中午的一个玉米面窝头

第26章 小红柜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