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遇有不懂处,便立刻开口发问,一脸求知的热切。
     如意被频频打断,也不觉得失礼,反倒打心底里欣赏眼前这人。
     只听李吏问:“如意姑娘,选种的道理咱们都懂,可为何要‘浸种呢?”
     “李叔,这‘浸种啊,一来能提高新苗成活率,二来还能把孬种子挑出去。”
     说着,如意把先前种水稻时的法子细细讲了一遍。
     “好!这法子实在好!”李吏猛地一拍手,“这么说,不光是小麦,谷子、水稻都能用这法子增产?”
     “正是如此。”难得遇上投契的,如意又说起异地换种的好处,听得李吏茅塞顿开——从前种庄稼全看老天爷脸色,竟不知还有这许多改良的门道。
     接下来,两人又就深耕晒垡、小麦施肥的时节细细攀谈,自然多是李吏问,如意答。
     一旁陪着的姜长盛,自小也跟着老爹种田,却是头回听说种庄稼有这许多讲究,听得直咋舌。
     看向大侄女的眼神里,满是欣赏与骄傲。
     一番探讨足有一个时辰,李吏带着满肚子收获,满意地回了县衙。
     张桂枝从外头回来,见堂屋里只有如意在写字,不见旁人,便问:“如意啊,不是说有客人来?怎不见人影?”
     “舅母,人刚走。”
     “呀,这就走了!”张桂枝道,“作坊那边忙得脱不开身,我才刚抽闲回来,还想着做几道菜款待呢。”
     “不打紧,舅母您先歇歇。”如意见她额上沁着汗,忙劝道。
     张桂枝坐下喝了口茶,又问:“听说来的是县衙的官吏?”
     “是呢,跟他说了些种春小麦的法子。”
     “哦,就是你先前让他大伯带去的那本册子?”
     “正是。”
     这事要从初五姜长盛上衙说起。
     眼看大地回春,如意把先前写的春小麦改良种植法子,让他捎去了县衙。
     两位张大人虽不精农耕,却也知道这法子若传开,实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张主簿当即抄了一份,让亲信快马寄往京中。
     那掌管农务的李吏看过册子,眼里直冒光,忙请示:“大人,属下有些地方弄不明白,能不能去问问如意姑娘?”
     张主簿想起自家闺女念叨的“大师姐伤还没好,得静养”,便回道:“再等些日子吧。”这才拖到今日。
     再说回眼前,张桂枝见如意说两句又低头写字,忍不住劝:“你伤还没好利索,别这般劳累,仔细胳膊上的刀口。”
     如意摸了摸胳膊——结痂已掉了大半,那还有什么未愈合的刀口。
     只是来自家人的关爱,总得接着呀。
     “晓得了舅母,就写一小会儿。”她笑道,“把刚才说的记下,不然回头就忘了。”
    喜欢。
  

第319章 那本册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