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童贯眉头紧锁,脸色变幻不定。耶律余睹,这个名字如同阴影般笼罩在辽宋边境。他深知此人的厉害。
     “那……那现在如何是好?”赵佶声音有些颤抖,“若是此人,我军岂非毫无胜算?”
     “陛下不必如此悲观。”陈森语气坚定,“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我们已知敌人是谁,也摸清了他的手段。
     这焦土政策虽然狠毒,但也暴露了辽军的虚弱。他们不敢与我军正面交锋,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拖延时间,消耗我军。
     这恰恰说明,辽军主力并不在雁北,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守卫这些州县!”
     陈森走到沙盘前,手指指向雁门关。“陛下,辽人实施焦土,并非是他们兵力强盛,而是兵力不足!
     他们放弃雁北,正是因为无力防守。他们将所有的资源和兵力,都集中到了幽州及河北平原,那里才是他们的核心防御区。
     耶律余睹此举,是典型的‘以空间换时间,争取调集兵力,或者等待我军自乱。”
     “既然如此,我们更不能退!”陈森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耶律余睹想让我们退,我们偏不退!他想让我们乱,我们偏要稳!传令下去,全军将士,每人每日增加半斤干粮配额!
     水源虽然有限,但绝不能断!同时,加派人手,继续向东部和南部方向搜寻,务必找到更多的水源和补给点!”
     赵佶闻言,脸色稍霁。半斤干粮,虽然不多,但在这种时候,却能极大地鼓舞士气。
     他看着陈森,这位年轻的国师,在最危急的关头,依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找出应对之策,这让他心中不禁生出了一丝敬佩。
     童贯则在一旁冷眼旁观,他不得不承认,陈森的分析有理有据,而且给出了实际的解决办法。
     只是,他心中总有一丝不安。耶律余睹,那可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
     就在陈森命令下达后不久,夜幕再次降临。然而,这一夜,营地中却不再是死寂一片。
     士兵们得知粮草将至,虽然只是少量增加,但总归是个好消息。
     而且,陈森还承诺,一旦粮草抵达,将士们可以痛痛快快地饱餐一顿。
     军中,有士兵开始低声哼唱家乡小调,也有人在小声交流着对耶律余睹的猜测。
     这个名字,虽然令人感到恐惧,但也让士兵们找到了一个具体的目标。
     他们的敌人,不再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狡诈之徒。
     陈森站在御帐外,仰望星空。夜风微凉,吹散了他额头的汗珠。他知道,这只是短暂的平静。
     耶律余睹既然现身,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场交锋,或许就在不远处。而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第七日清晨,天边泛起鱼肚白,宋军营地内弥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
     按照陈森的承诺,今日便是粮草抵达之期。所有将士都翘首以盼,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地平线上却始终没有出现运

第215章 耶律余睹的得意之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