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太师在一旁看着,心中也是啧啧称奇。他在这宅子里住了大半辈子,怎么就没想过把亭子改成这般模样?这驸马爷的心思,当真是活泛。
他笑道:“官家,不若也试试?老臣看着,这躺椅确有几分门道,想来是极为舒适的。”
赵佶闻言,也不推辞,在另一张躺椅上缓缓坐下。起初还有些拘谨,待身体完全放松,靠在椅背上,那份独特的承托感让他紧绷的肩背都松弛下来。
“嗯,不错,不错!”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确如福金所言,甚是舒适。这藤编之物,夏日里想必也更为透气清爽。”
“父皇说的是,”赵福金笑嘻嘻地晃了晃腿,“坐在这儿赏景,定然比平日里更有趣味。”她说着,目光又投向亭外的草坪与花树,只觉得心旷神怡。
赵楷没有立刻去坐,而是走到一张躺椅旁,伸手按了按藤面,又轻轻摇晃了一下扶手,感受其稳固程度。
“驸马,这藤椅的工艺,似乎与寻常所见不同?”他问道,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探寻。
陈森答道:“回殿下,这是南方一种特殊的编织手法,胜在坚韧耐用,且透气性好。样式上,下官也略作了些改动,使其更合乎人体,坐卧皆宜。”他解释得简略,却也点出了关键。
“哦?南方工艺?”赵佶来了兴致,“朕倒是未曾见过如此精巧的藤编。驸马见多识广,连这些民间巧匠的技艺也了然于心。”
陈森谦逊道:“官家谬赞。不过是平日里喜欢琢磨些新奇玩意儿,偶然得知罢了。”他可不敢说这是千年后的智慧结晶。
赵福金从躺椅上起身,又去摸那小巧的圆形木几:“这小桌子也可爱得紧,放杯茶,搁本书,刚刚好。”
蔡太师笑道:“官家,公主,看来驸马爷这别院,处处都是新奇。方才那草坪花木已是别致,如今这亭中之物,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啊。”
赵佶深以为然:“驸马这份巧思,确非常人能及。朕今日倒是大开眼界了。”
他看向陈森的目光中,赞许之色更浓。这不仅是新奇,更是透着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一种不落俗套的雅致。
赵佶意犹未尽地从躺椅上起身,舒展了一下筋骨,只觉通体舒坦。“驸马这宅院,当真是移步换景,处处皆有巧思。”
蔡京适时上前,躬身笑道:“官家谬赞。这院子深处,还有几处景致,驸马也略作了些调整,官家与公主、殿下若有兴致,不妨随老臣再深入看看?”
赵福金早已按捺不住,闻言立刻雀跃道:“好呀好呀!父皇,我们再去瞧瞧驸马还藏了什么特别的宝贝!”她对陈森眨了眨眼,带着一丝俏皮的探寻。
蔡太师只是笑了笑,做了个“请”的手势。
一行人便随着蔡京,沿着卵石铺就的小径向院子深处行去。
走了片刻,赵福金忽然“咦”了一声,停下脚步,低头看着脚下:“父皇,你们看这路,踩着比宫里的青石板路要软和些呢!”
喜欢。
第136章 前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