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峰扫视着眼前首批集结的600名伤残士兵,这些残疾较轻、体力尚佳的汉子已混编成两个营。他扬声笑道:“大伙都是种地的老把式,军营攒了一冬的农家肥早备好了!瞧见没?这就开犁!耕牛我从老乡那儿借来了,于先生育好的稻秧也能直接用,下次咱再换良种!”
     黄远生、梁天宝立刻扯着嗓子整队。在潘粤明保安团的配合下,扒开堆积如山的肥料,一筐筐抛进田里。这些本地出身的士兵干起农活驾轻就熟,翻土、施肥、犁地一气呵成。炊事班二十余人照旧生火做饭,粮食从李元顺处采买,稻壳谷糠则被杨峰悉数留下。
     千余人热火朝天劳作,加上潘粤明的1000多士兵助阵,2000亩稻田很快被深耕一遍。往日被农户免费拉走的发酵农肥,此刻成了杨峰手里的“金疙瘩”,均匀铺撒在泥土间。
     几日后,金泰勇的货轮破浪归来,载着一万只鸭雏、五千只鹅雏、一万只鸡雏,还捎来几位经验丰富的兽医。杨峰拍着两位营长的肩膀吩咐:“把鸭鹅雏安置到稻田边的圈舍,鸡雏全送上山!”话音未落,黄远生已吹响集合哨,梁天宝则清点着运输竹筐,队伍又一次迅速动了起来。
     士兵们围在圈舍旁,脸上笑开了花,七嘴八舌议论起来:34;司令这算盘打得精!养大的鸡鸭鹅既能下蛋,又能卖肉,今年保准能赚个盆满钵满!34;但也有人皱起眉头,小声嘀咕:34;这么多禽畜,光靠粮食喂,得耗多少本钱?34;
     杨峰胸有成竹地挑眉:34;还记得让你们用猪血养的蛆虫吗?去瞧瞧成果如何?34;杨小虎挠着头嘿嘿直笑:34;司令,那些玩意儿多得吓人!我瞅着都发怵,密密麻麻直蠕动!34;随行的几位兽医闻言眼睛一亮,快步跟着众人来到养殖棚。只见发酵池里白花花一片,蛆虫堆成小山,不停翻涌蠕动,旁人看得直犯恶心,兽医们却激动得搓手:34;好东西!这高蛋白饲料喂鸡喂鸭再合适不过,就是鹅不太爱吃。34;
     杨峰转头问金泰勇:34;交代你准备的小鱼小虾呢?34;金泰勇拱手笑道:34;货分两批,机帆船过几日就到。34;杨峰点点头:34;正好,趁这几天抓紧插秧!34;
     人多力量大,加上兽医现场指导,禽畜很快适应了新环境。这批三四两重的鹅雏生命力顽强,圈舍里叫声此起彼伏。士兵们分工明确,有人赶着鸡群上山觅食,有人守着圈舍照料鸭鹅,还有人弯腰在秧田里插秧。田埂上、山坡间,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半月后,小鱼小虾准时运达,全部投进稻田。待秧苗长至小腿高时,肥嘟嘟的鹅雏也到了该34;下田34;的日子……
     养鸡的山头原是汉奸的产业,被县署充公后一直闲置。杨峰却从中瞧出了门道,派人购来嫁接过的橘树苗,又混种了几类挂果快的果树,将荒山改造成了果园。那些伤残较重、行动不便的士兵负责在此散养鸡群。鸡雏每日啄食高蛋白的蛆虫,又在林间自由觅食,个个毛色鲜亮、体态壮实。夜幕降临时,鸡群自发扑棱着翅膀跃上枝头栖息,温热的粪便渗入泥土,成了果树天然的养料。
     稻

第463章 良心(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