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臂上,纹着“死不畏阎罗王。”
     可见其气焰嚣张!
     百姓面对官府,大多心存畏惧,不敢接近。
     他却艺高人胆大,时常执义执言,屡次怒怼县中官吏。
     薛绩在奏疏中直言,如此桀骜不驯之人,他打算将其下狱,审问一番。
     若有罪责,依律惩治。
     高楷笑了笑,提笔写下一列字。
     “既然死都不怕,便让这张朝入宫,做千牛备身。”
     他倒是想见一见,这么有趣的人。
     合上这本奏疏,高楷又拿起另一本,浏览片刻,却神色一怔。
     万年县令诸葛威,竟上书弹劾宇文凯,说他徇私包庇,纵然外甥窦易囤货居奇。
     高楷来了兴致,仔细看下去。
     原来,窦易这少年郎,生意越做越大。
     起初,他只是卖些榆树枝,虽然获利颇丰,但也不过小打小闹。
     然而,卖榆树枝所得钱财,只是启动资金,他的生意刚刚开始。
     六月时,窦易招来众多街坊小孩,给每个人三张饼,十五文钱,以及一只小麻袋。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捡了两车槐树籽。
     随后,又让小孩们去捡旧麻鞋,许诺三双旧鞋,可以兑换一双新鞋。
     由此,参与这以旧换新的好事者,不计其数。区区五天,便收得旧麻鞋一千五百双。
     紧接着,窦易去西市买了五石油靛,雇佣厨役熬煮。
     又买来十箱碎瓦片,雇人洗去泥滓。
     备好各种原料后,他又买来石嘴碓五具、锉碓三具。雇人切碎旧麻鞋,捣碎破瓦片,按日计算酬劳。
     然后,用疏布筛过,和着槐树籽、油靛,让仆役们捣烂,成乳状,做成长棒一万三千条。
     这些长棒长约三尺,圆径三寸,称为“法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九月时,恰逢连日大雨,薪柴贵如油。
     窦易瞅准机会,将这些法烛兜售,每条卖一百文,获利百万钱。
     用过这法烛的人,皆交口称赞,以其烧锅,火力比薪柴高一倍,且更为耐用。
     从此,窦易大名远扬,长安民众皆称他为“窦百万”。
     看到这,高楷啧啧称奇,从自己出力,到雇人使唤,从劳力者,变成劳心者,可谓白手起家,自己做主。
     起家过程中,他先收集槐树籽、旧麻鞋、破瓦片,采买油靛,作为原材料。
     又买来石嘴碓、锉碓作为固定资产。
     最后,制作出“法烛”这一产品,找准商机,将其高价卖掉,获得大利润。
     这份商业头脑,着实让人惊叹。
     搁在后世,这也算从个体户,晋级为制造业老板了。
     不光如此,窦易正打算买下西市秤行,十五亩坳下潜污之地,预备建造馆舍。
     “想不到,宇文凯这个理工男,竟有这么一个头脑灵活的外甥。”高楷笑了笑。
     “假以时日,这窦易说不定成为长安首富。”
     不过,这时节,士农工商阶级分明,商贾最为低贱。
     窦易赚了这么多钱,自然让人眼红,明里暗里向县衙告发,声称他囤货居奇,见利忘义。
     诸葛威身为文士,最不喜浑身铜臭之人,当即拒绝卖地给窦易,并且上书弹劾。
     这桩交易就此卡住。
    喜欢。
  

第568章 咬文嚼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