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长举城外,大营中,刺史蒋殊久等捷报不至,只觉心中不妙。
     正徘徊时,忽闻斥候匆匆来报:“刺史,杨司马回来了。”
     “只是……只是唯有百余兵卒,正在辕门之外。”
     预感成真,蒋殊面色一变,急忙奔至辕门,却见一人背负荆柴,跪倒在地,却正是杨茂。
     “杨茂,你这是作甚?”
     杨茂满脸羞惭:“刺史,我献计不成,以致大败,孙郎将身死。”
     “唯有负荆请罪,望您责罚。”
     蒋殊叹息一声,将他扶起,卸下荆柴,宽慰道:
     “胜负乃兵家常事,不必如此。”
     杨茂越发愧疚:“若非我轻敌大意,绝无今日大败。”
     蒋殊摇头道:“你已倾尽全力,无需太过自责。”
     “要怪,只能怪这高楷,太过狡诈,竟能识破此计,更反将一军。”
     他慨然长叹一声,没想到高楷如此睿智,不光看破他们二人计策,更当机立断,派大将反击。
     两军还未交击,便让他折损一将,着实叫人泄气。
     想到这,他意兴阑珊:“兴州狭小,物产不丰,人口又稀少。”
     “我费尽心力,也不过招募五千兵卒,如今只一战,便折损两千之数。”
     “敌我悬殊,怎是高楷对手?”
     杨茂咬牙道:“刺史万不可颓丧,否则,军心涣散,不击自溃。”
     蒋殊叹道:“高楷拥兵数万,我等不过三千,如何与他抗衡?”
     杨茂眼珠一转:“不如退回顺政,避开高楷兵锋,再从长计议。”
     “只能如此了。”蒋殊点头道,“可惜,这不过权宜之计。”
     “待高楷大军一至,终究难以抵抗。”
     杨茂低声道:“刺史可是忘了,兴州有一诡异之地,可引高楷入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是说……”蒋殊面色一变,“鸣水县?”
     “正是!”杨茂寒声道,“鸣水县遭受鬼卒袭击,十室九空,已然沦为一座死城。”
     “城中仅剩下数百军民,苟延残喘。”
     “我等可设计,引高楷前往鸣水,借鬼卒之刀,将他杀了。”
     “此计不错。”蒋殊稍显迟疑,“只是,如何引高楷前往鸣水?”
     “不如修书一封,佯装鸣水县残民,送入高楷军中,求他相救。”杨茂阴恻恻道。
     “高楷不是一直标榜爱民如子么,正好利用这一点,请君入瓮。”
     “他若不去,便是欺世盗名之辈,只需稍加宣扬,便可败坏其名声。”
     “他若去了,必然死于鬼卒之手,不费我等一兵一卒。”
     “君子欺之以方!”蒋殊大笑一声,“杨司马果然洞悉人心。”
     当即派人依言行事。
     杨茂矜持一笑,眼神闪烁。
     两人商议一番,便率领三千残兵,回返顺政。
     临走之前,不忘一把大火,将长举县衙,烧得一干二净。
     待高楷领军抵达,火焰已然蔓延至全城,各街坊民舍,不知多少百姓,死在大火之中。
     夏侯敬德冷哼道:“这蒋殊,如此残忍,有何颜面高坐刺史之位?”
     高楷微叹一声,连忙派将士们灭火。
     待大火扑灭,县衙沦为废墟,三成百姓惨死,伤者不计其数。
    喜欢。
  

第262章 欺之以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