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将无能,未能建功,请郎君降罪。”
     高楷闻言并不意外,倘若一战便可攻下,又谈何渭州门户。
     “尽力即可,无需太过自责。”
     “你可探明城中守将为何人,有多少士卒?”
     梁三郎沉声道:“守城之将,正是那杨猛,麾下足有万余人。”
     高楷心中一沉,杨猛颇有勇力,又有几分计谋,并非好相与的。
     由他指挥万人,镇守渭源,可谓固若金汤。
     绝非一朝一夕可下,甚至旷日持久,演变成一场消耗战,比拼双方底蕴。
     这可不是他想要的。
     沉思片刻,高楷低声道:“暂且安营扎寨,待明日再攻。”
     “是。”
     而另一头,城楼之上,杨猛望着下方敌军败退,不禁嗤笑一声。
     “渭源城坚池深,仅次于襄武,岂是轻易可攻取的?”
     “即便你有十万大军,我也定让你碰得头破血流,无功而返。”
     他转而想起李昼交代,让他拒城坚守,绝不能出城应战,不由颔首。
     “我必倾尽全力,将高楷大军牢牢牵制在城下,不得寸进。”
     他对自身守御之能,渭源城池之坚,信心十足,甚至因毫无用武之地,而颇为可惜。
     “只要挺过这一番艰难困苦,主上必能重整旗鼓,杀回兰州,擒拿高楷。”
     此前一战,李昼几乎倾巢而出,却一朝覆灭殆尽,着实伤筋动骨。
     一个百战老兵,可抵十个新卒,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军,不是轻易可以组建的。
     即便高楷麾下,也是屡经战阵,全力救治伤患,方才积累出三万精兵。
     李昼用兵之能,非同一般,自然不愿硬拼,而是据城坚守,以待良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番盘算,可谓昭然若揭,高楷自是心知肚明。
     不过,他可不想损兵折将之后,无功而返。
     “渭源城坚池深,难以攻破,诸位可有良策?”
     高楷环顾帐中众人,缓缓问道。
     沉默许久,杨烨开口道:“主上,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渭源易守难攻,那便另想他法,绕过此地,暗度陈仓。”
     “哦?”高楷好奇道,“如何暗度陈仓?”
     杨烨淡笑一声,娓娓道来:“微臣于草莽之时,曾游历陇右道诸州,对渭、秦二州山川地理,略有一番见识。”
     “渭州四县,襄武为重中之重,若要夺取渭州,必先攻下此城。”
     “其余则是渭源,此城坚固已不必再言。”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另有一条险道,可直通襄武。”
     高楷面露惊喜:“是何险道?”
     杨烨微微一笑:“鄣水。”
     “我等可先渡鄣水,抢占积粟山,居高临下,直插襄武城。”
     “出其不意之下,必能一举攻破,继而扫平渭源、陇西诸县。”
     高楷大喜过望,赞叹道:“得杨烨一人,胜过千军万马。”
     若非熟知山川地理之人,谁能知晓有一条水道,可通往这至关重要之地。
     这真是一言可决一道兴衰,不愧是王佐之才。
    喜欢。
  

第103章 暗度陈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