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章 番外篇 江湖趣闻·一[2/2页]

速来!江湖救急!! 阳白土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通说书先生书写自家门派的传奇故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消息可信度并不高。因为据研究表明,目前销量在一千以上的话本中,主角出身/加入/亲近的门派:
     明月楼出现次数最高,其次是华山、点苍、武当不分上下,再是崆峒、唐门,最后是丐帮。
     少林?没有。
     此统计并不准确,但我们依旧能得出:
     要么少林寺的高僧们不屑于用此等俗不可耐的手段招揽人才,要么九大门花钱雇佣说书先生以增加弟子数量的说法纯属空穴来风。
     当然,也有人称,可能是没人愿意看以少林弟子为主角的话本,毕竟大家都没兴趣了解一个秃头的江湖冒险记录,因此少林相关话本卖不到一千,也没有几个说书先生愿意写。
     此乃他人说法,罪过,罪过。
     4、
     众所周知。
     话本主角往往全家死绝,幼年时便亲眼见到父母被害,怀着灭门之恨。
     这情节不仅能吸引读者、推动情节发展,还能删去“父母”这不必要且难写的角色。
     但诸位有所不知,这样的情节并非仅仅出于艺术加工的考虑,还是有现实来源的。
     “灭门”此事,曾经在江湖上屡见不鲜。
     或是仇杀、或是为了钱财、武功。
     曾有人统计过灭门事件,据说在十几年前至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段,最为频繁。
     所幸近十年来天下太平,又有武林盟与六扇门,灭门惨案数量大大减少。想来那般凄惨的话本主角,也会少许多。
     注:此部分为戏言,诸位读者莫要当做笑话在现实里经常提起……否则……两年前无名少侠大闹竹心书局一事,便是前车之鉴。
     毕竟按时间算,十几年前、几十年前那些活下来的灭门遗孤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请诸位珍爱生命,慎言。
     5、
     “六扇门”是当今天子登基后,才设立的一个组织。
     其中人手有的原是江湖中人,有的本就为朝廷效力。
     大齐共分九州,每州各有一位负责当地江湖事宜的总捕头。其中最为年轻、据说样貌也不差、宛若话本主角现世的总捕,正是前不久大出风头的顾总捕。
     若想详细了解,建议移步本报另一栏目《盘点九大总捕》,在此不多赘述。
     六扇门虽与江湖人偶有冲突,但更多时候,是起到维护江湖和平的作用。
     若无六扇门,只怕江湖有不少事情,都无法善终。
     不过……笔者在搜集资料时,听闻一妄言,称,六扇门的高手里,不光有朝廷高手、江湖大侠,还有很多从良的死士、杀手、刺客与……魔教中人。
     甚至,九大总捕中,就有这样的人。
     ……再次声明,此乃他人之见。如有异议,请回到本章开头重读观前提醒。
     在此,笔者略微做一番驳斥:
     从良的死士、杀手、刺客又如何?
     如今的江湖,这样的人并不少见。
     但也未曾见过有谁对他们喊打喊杀。
     像那曾力抗魔教的四芳阁(今逍遥楼),不仅无人指责,反而敬佩有加。
     劝某些人,莫要胡加猜测,擅自妄想,江湖人并非闻风就是雨的莽汉,分得清事理。
     至于魔教,呵,天子用人自有他的道理,还轮得到你们指摘?
     这么有本事,当年怎么不出来拯救大齐啊?
     陛下乃是千古一帝,非你我凡人能企及。
     6、
     自侠英会由熊猫阁举办、熊猫阁开放纳新之后,说书先生的数量瞬间暴涨。
     由于指望着靠话本销量获得熊猫阁奖赏的人实在太多,近期的话本质量,也略微有些……不尽人意。
     有读者抱怨,某些说书先生为销量,不择手段,动辄写些惊世骇俗之语。
     像是“魔教教主与武林盟主那些事”“上任魔教圣女究竟去了何方”“为什么武林盟主不隐瞒他……的历史……”
     其中尤以沟子文学出现概率最高。
     这些说书先生自知话本上不了台面,书写得不怎么样,把全部气力用在隐藏身份上,叫读者想抱怨也找不到人。
     对此,笔者表示严厉谴责。
     你写下三路话本也就算了,还不敢堂堂正正地写。
     下贱!
     有胆就光明正大地说书、发表啊!
     一群懦夫!
     【本栏目未完,请翻下一页】
     (没错,我又卡文了。其实本卷该写什么都想好了,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写得更有意思,更有可读性一点。所以大家还是先看番外篇吧,顺便略微补充一下世界观。)
     (注:不建议以常识、其他武侠小说常见套路代入。因为作者没有常识,也没看过多少武侠小说,全是乱编。请各位读者高抬贵手,有不合理之处,就当它是架空世界的架空设定吧)
    喜欢。
  

第17章 番外篇 江湖趣闻·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