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章 外交试探(二)[1/2页]

禁卫军 哈拉和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阿列克夏耶夫想了想,然后说:“明天你就可以派人去取,我军后天就要开拔离开奉天,先撤到宽城子。只要你把劳工给我招齐,一切都不是问题。”
     孙婉儿马上翻译,戈辉听完翻译后说道:“好,一言为定。”
     阿列克夏耶夫站起来:“总督大人,我就不多留了,我军正在开拔,愿我们合作愉快。”
     戈辉等孙婉儿翻译完之后,说道:“我就仰仗贵军来对付日本人了。”
     听完孙婉儿的翻译,阿列克夏耶夫满脸不屑地说:“日本人对付你们大清的军人还可以,但完全不是我们俄国人的对手,十个日本兵也不是一名俄国士兵的对手。”
     戈辉听完孙婉儿的翻译,丝毫没有生气,反而笑得更灿烂:“那最好了,我就不用担心小日本了,以后东北的防务安全,就全仰仗贵军了。”
     阿列克夏耶夫不用听孙婉儿的翻译,也能猜出戈辉说什么,他直接扔下两个字:“告辞。”转身带着随从走了。
     戈辉也不听孙婉儿翻译,直接说了两个字:“不送。”
     看着阿列克夏耶夫和随从的背影,戈辉淡淡地说:“派人通知刘城和许明,让他们明天早上去俄军在奉天郊外的仓库里运两万支步枪和两亿发子弹。”
     孙婉儿立即回答:“是,这就去办。”说完转身出去了。
     看着孙婉儿的背影,戈辉突然觉得,应该为自己找一个副官了,不能老让孙婉儿跑来跑去的。副官是从生活到工作,随时都跟着自己,掌握着很多最机密的事情,是自己最信任的人之一,所以,副官很重要,不能随便找。
     现在与俄国人的合作已经有了突破,只要俄国人的枪一拿到,那自己原来从俄国人那里抢来的水连珠步枪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使用了,就不会引起俄国人的怀疑了。
     戈辉提出帮俄国人修铁路,也是想让俄国人和日本人多打两年,让这两个国家在战争中更多的消耗劳动力,多制造一些战争寡妇,同时,也为的发展赢得时间。
     阿列克夏耶夫回到奉天故宫的指挥部后,立即叫来军需官,询问军需官:“仓库里有没有两万支步枪,两亿发子弹?”
     军需官犹豫了一下,最近从辽阳运回来大量的枪支弹药,加上原有的,到底有多少,军需官一直没有时间统计呢。所以他只回答说:“差不多有两万多支步枪,子弹也有很多,还没来得及统计呢。”
     阿列克夏耶夫低头想了一下:“算了,不管了,都不要了,都送给清军吧,明天他们派人来接收,你只管把仓库交给他们就行了。”
     军需官当时就懵了,那武器粗略估计一下可不止两万啊,估计十万也不止啊,都不要了?最近部队要开拔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在仓库里,军需官正发愁怎么运回去呢。现在问题突然之间解决了,军需官本想提醒一下阿列克夏将军,但他又不想再次带人干搬运工,所以话到唇边又咽回去了,反正这个命令不是他下的。就这样大量的武器弹药白白的送给了。
     等后来阿列克夏耶夫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他想发火都不敢,大量武器白白送人,这可是大罪啊,他可不想被送交军事法庭,所以他就当没有这回事。但他还是做了一个杀人灭口的活,他秘密的把那个军需官,以及看守仓库的士兵全部杀了,这样就再也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了。
     当第二天许明和刘城看到仓库里堆成山一样的武器弹药时,当时就傻了,简直是在做梦,俄国人发了什么善心啊,这么多武器弹药全给了?他们没敢立即派人用车往外运,而是立即派人向戈辉报告。
     戈辉知道这个事情后,也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问题,所以,他立即回复管临风和瞿城,先别运,等一天看看,看看俄国人有什么反应。
     戈辉在总督衙门里转圈想,百思不得其解,那么多武器,都给了?俄国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算了,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反正明天就知道结果了。
     明天很快就到了,俄军很快退出了奉天,直接向铁岭方向退去,没有一名俄军士兵来到武器仓库。事实证明,俄国人脑袋被驴踢了,堆积成山的武器,白白的送给了,特别是那些M1891式莫辛纳甘步枪(水连珠步枪),俄国人自己的产能都不够,都是一家法国公司代工生产的,现在就这样白送了,下这个命令的人应该上军事法庭。戈辉知道占了大便宜,他怕夜长梦多,立即组织所有参加运输,在奉天一带雇佣大量的马车,用来运武器。同时,派人去八角台,把八角台全军都带来,全体参与运武器,就地换装。
     戈辉亲自到仓库去看了,堆成山的武器散乱地堆在仓库里,不仅有步枪和子弹,还有不下十几万发的炮弹,这次真的是发大发了,看得戈辉心中砰砰狂跳。至于具体数量,估计短时间内是统计不出来了,不过没关系,先运回八角台再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奉天城全城及周边地区,还有奉天府下辖的五府、四厅、六州、二十六县,都贴满了招二十万劳工的告示,十七岁到五十岁均可以报名,派专人到各府厅州县去登记劳工。
     戈辉特别叮嘱负责招工的许明,十七到二十四岁的劳工全部留下秘密送到朝阳去,二十五到三十五岁的识字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也送到朝阳去。其余的都当劳工处理。
     另外,戈辉又以总督的名义下令,命令剿灭忠义军有功的林成岱和他的“花膀子队”,全体去当劳工,为俄国人修铁路。林成岱必须去,必须参加,否则就是蓄意破坏大清与俄国的友好关系,破坏东北的稳定,立即问罪。戈辉相信,这么大的帽子扣上,林成岱绝对不敢不去。这就是给俄国人当狗的下场。
     不只是一个林成岱,其他所有帮助俄国人剿灭忠义军的人,所有背叛忠义军的人,都被戈辉一纸总督衙门的行政命令,全被请去当劳工了,如有不从,立即以蓄意破坏大清与俄国的友好关系,破坏东北稳定的罪名打入监牢。这些人各个都苦不堪言,各个都想把戈辉千刀万剐,可他们又拿戈辉毫无办法。戈辉现在是站在了“道义”的至高点上了,为了大清与俄国的友谊地久天长,只能让他们去当劳工了,他们也不知道是哪里得罪总督大人了。
     和这些人一样难受的是日本现任首相桂太郎,从去年六月二日组阁开始到现在,他就没有顺利过。
     桂太郎内阁是首届非元老担任首相的内阁,经常被蔑称和调侃为“垂帘听政内阁”、“小山县内阁”、“二流内阁”、“次官内阁”。
     桂太郎内阁在财政上处境艰难,日本经济在1897年就呈现出恶化

第66章 外交试探(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