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东郊,这里是明代京师的仓储、农田、菜园以及猎场。
韩林站在大通桥的跑车上,用手中的远镜向北看去,除了苍茫一片以外,什么都没有。
方才,苏日格遣回来的哨骑来报,大批的鞑子骑兵正自北郊奔来,如今已抵郑村坝一带。
郑村坝就是京师的东南角,一路往南行就是他所在的京师东郊。
得了消息的韩林立马向已经移师广渠门的袁崇焕禀告敌情,他是直面鞑子的第一线,也承担着哨警的任务,而他自己也来到了大通桥这里观望鞑子的动向。
十一月的京师,天气十分寒冷,而炮车又别的地方高出不少,凛冽的风从通惠河上吹过,只站了一会,韩林就觉得自己已经快要冻僵了。
将远镜放下,韩林看了看身边一脸正色披甲肃立的陶国振。
这个新立的车营把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腰板都挺的笔直,再加上性格少言寡语,是所有乐亭营的军官当中,最像职业军人的那个。
搭着孟满仓的手从炮车上下来,韩林对着陶国振道:“国振,按照苏日格的探报,奔来的鞑子至少数千人,你有多少把握守下大通桥?”
陶国振沉默了一下,随后说道:“属下不知。”
接着他话锋又是一转,无比坚定地道:“属下知道的是,建奴想要从大通桥过去,得先踩着属下的尸体才行。”
韩林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拍了拍陶国振的肩膀。
大通桥是离东便门和广渠门最近的津桥,如果想要快速突破必须得从大通桥上通过才行,否则就要冒险涉过冰面,抑或着去二十里开外的永通桥,那实在是太远了。
而经过这么多次和鞑子交战的经验来看,鞑子心高气傲、十分狂妄,就是十分头铁,这大通桥他们是一定会尝试攻打的,因此,车营必然会遭到鞑子的猛攻,如果一旦被攻破,那韩林在“三角洲”所扎的“口袋”也就不攻自破了。
这大通桥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给鞑子的。
除非车营,人殁车毁。
因为大通桥已经是乐亭南营防御的最东段,如果再往东铺阵线就会比较松散,因此韩林将吴保保所在的这一旗给调了过来,护卫车营的右翼。
除此之外,又通过在河的对岸挖了陷马坑,在桥的另一侧架了拒马,桥面上铺了大量的铁蒺藜等措施,来拖延鞑子前进的脚步。
北边仍然没有什么动静,跟在韩林和陶国振身边的孟满仓有些忧虑:“按理说都过去这么久了,鞑子怎么还没来?”
“应该是金操守做了阻击。”
孟满仓皱起了眉头:“金操守那里就止有三百骑,如何能抵得过数千鞑子?大人,要不要派人去接应一番?”
韩林摇了摇头:“放心罢,金操守自有分寸。”
对于金士麟,韩林有着十足的信心。
本来他给前锋骑兵的任务也不是固守,而是尽量阻挡和骚扰,金士麟自然也不会以卵击石,现在鞑子还没现身,那就说明金士麟肯定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
京师东郊郑村坝南三里的一处林子当中,金士麟轻轻拍打着胯下已经上
第413章 东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