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六日清晨,玉田县石臼窝镇,一阵脚步声从脑旁走过,将韩林从睡梦当中唤醒。他试图睁开眼睛,但睫毛已经被冰霜给黏住,他用手捂住脸,用掌心的温度将霜融化然后坐了起来。
因为是临时扎驻,而且天气也没到非要帐篷不可,为了节约拔营的时间,昨夜下营时韩林并没有扎帐篷。
而此时,棉甲的好处就彰显而出,因为其内部裹了棉絮,可以和衣而卧,只需在身上罩上一层被子,就能保证体温不失。
不过被子也同样被冻得梆硬,随着韩林的动作,发出“咔咔”地声响。
“扰了大人睡觉,还请大人恕罪。”
刚刚从他身边走过的亲兵,见韩林醒了连忙致歉,然后从旁边的篝火上取下铁壶为韩林倒了一杯热汤。
这其实只是一句客气,作为亲兵,他自然知道韩林待人还是非常和善的,但面对上官的礼数不能丢。
韩林喝了一口,一股子暖流从喉头滚入胃中,又在胃里炸开,将滚烫传递给周身四处。
天上刚刚泛起了鱼肚白,营中大部分的人都已经醒了,三五成群地围着篝火,一边吃着炒面、喝着热汤,一边轻声地说着话。
韩林将手中的铁杯子放下,用手使劲在脸上搓了搓,使自己清醒了一些,然后对着那个亲兵问道:“苏日格他们回来了没有?”
“回大人的话,苏司总他们并未回来。”
听罢,韩林随即就皱起了眉头。
按理说不应当,与苏日格他们约定的时间已经远远超出,至少在黎明时分他们就应该回来了。
前日,接到崇祯皇帝叫乐亭营与袁崇焕部汇合的亲旨,韩林即刻动身往蓟州城的方向去,然而行到了半路,就又接到皇太极已经潜越蓟州,并向西直薄京师的消息,韩林无奈,也只能改道由东北向正西的方向走。
与此同时,韩林便将苏日格派了出去,叫其领着两个人充当塘马与袁崇焕部取得联络。
苏日格挑选了两个最好的骑手,一人双马向西打探,按理说这已经过去了一天一夜了,怎么也该回来了,但他们这支小队仍然不见踪影,韩林心中有一丝不详的预感。
想了想,他对着亲兵吩咐道:“传令下去,马上拾掇拾掇,两刻钟以后拔营,今日务必要赶到刘宋屯。”
军情紧急,既然女真人往京师去了,那袁崇焕肯定也不会在蓟州待。
而且崇祯也下了令,韩林不敢耽搁,万一到时候去的晚了,被这个统领指挥勤王兵马的袁崇焕给治一个失期之罪,那可没地方说理去了。
刘宋屯属香河县,距离此地差不多八十余里,这一带因为属于漕运要道,因此官道修的十分平整,不那么难走,现在出发,大概上半夜就能走到。
得了韩林的吩咐,卒伍们立马行动了起来,该填肚皮的填肚皮,该喂马的喂马,整个营地看起来井井有条,不久乐亭营就开始了拔营。
前面是潮白河的支流,虽然河面结冰上冻,但一次性也不
第399章 警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