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英明!”
没人去想,为何这项技术,断代了这么久,只是知道好用,就该大力推行,最苦逼的肯定是工匠和苦力。
幸好如今大唐,大量使用俘虏,这才没人反对,毕竟修路需要的人手太多。
“阎兄,这能修建城墙吗?”薛收小声点问道。
因为薛玖的缘故,阎家和薛家关系很不错。
薛收官职高,阎立德自然保持着尊重,微微一拱手解释道:“能肯定是能的,不过没有必要,而且修建城墙的话,难度比砖头更大。这东西最合适的地方就是道路。”
沥青粘合能力虽然不错,但是用于城墙修建就太麻烦了,还不如使用砖土结构。
阎立德与薛玖交流过,最好最方便的城墙,是用砖头和泥土混合修建的。
先用粘土加稻草,柳枝等东西夯实,提供城墙厚度,外面再用砖头包起来,这样的城墙比全砖头成本更低,防御力是一样的,而且因为中间粘土城墙是一个整体,城墙韧性更强。
单纯的粘土城墙,常年风吹日晒,时间长了还是要坏,但是外面包着砖头,就不怕雨水淋,自然就能维持很久。
“有了这沥青道路,以后商人也方便不少,要是能修遍大唐就好了。”薛收感叹道。
“会有那么一天的!”房玄龄走过来笑道。
两人相视一笑,薛收对房玄龄示意了一下,两人就故意落在队伍最后面。
“今年虽然淮南等地发生了水灾,但是税收影响不大,我觉得还是要多推动一些大型工程,免得陛下心又躁动。”房玄龄小声点说道。
薛收理解的点点头,单单是营州,蓟州,就能供养辽西等地,贺兰州又提供了不少粮食,这让朝廷变得宽裕,他们担心李世民又想打仗。
作为心腹,薛收等人很清楚,李世民一直对辽东半岛念念不忘。
不是怕打不过,主要是不想消耗太大,如今中原还没有恢复元气,大唐又是在高速发展的时候,能不受影响最好。
“你有何主意?我肯定支持你。”薛收问道。
“我就是没有太好的办法,这才问你啊!”房玄龄暗自叹息一声道。
并不是说房玄龄想不到好办法,来牵扯李世民的精力,主要是各种办法,都有缺点,不容易实行。
“不如提议修缮运河,打造船只,如此一来,水陆并进,以后运送物资也更轻松。”薛收想了一下说道。
“这个办法不错,马上就是枯水季,修缮河堤正是时候。”
两人在一边窃窃私语,被李世民看见了,于是他招呼道:“玄龄,有何喜事,不如说出来让朕也高兴高兴!”
房玄龄脸上笑容一僵,从人群中走过去,行礼回答:“陛下,刚才臣与伯褒商量,觉得我们大唐船只太少了,调运粮食物资都不方便,蓟州的白菜瓜果很多,南方的水果也很多,但是每年都要花费不少时间多次运输,如果船只多一些,一次就能运送过来。”
李世民眼睛一亮,他首先想到的
第482章 狠人魏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