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6章 回营州[2/2页]

大唐混子生活 有被无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战果之时,因为铸剑技术和材料的缘故,青铜剑的长度普遍在五十到八十厘米,而秦剑能接近一米。
     剑就长一些,打起来自然占据优势,秦剑和秦弩,可以说是秦国能一统天下的两大原因。
     一米二三,在战国的时候,已经和仪剑差不多,一般属于将领佩戴。
     “玖叔,这两把剑以后就姓薛了吗?”薛鹏兴奋的问道。
     “没错,以后就是我们薛家的传承宝物,只要能力出众就能佩戴。”薛玖很肯定的说道。
     两把剑的去处他已经想好了,游熙剑给初一防身,宛冯剑则给薛仁贵。
     当然,要说清楚,这是薛家传承宝物,虽然传给薛仁贵,但他儿子能力不足就要收回。
     这也算一种激励,激励培养后人的能力。
     去太原接人的人还没有回来,薛玖已经踏上了去营州的路,这次不但李双双跟着过去,弟弟妹妹还有薛震和薛仁贵都带过去了。
     初一十五在这时代,年龄已经不小了,带他们出门长长见识也不错。
     薛仁贵早熟,宝剑已经给他了,这家伙那是爱不释手,一直抱在怀里。
     初一则像一个大人一般,把剑佩在腰间,努力的坐直身体,让自己显得严肃。
     十五羡慕的看着两人,又期待的看向薛玖。
     “回到营州,给你打造两把厉害的。”薛玖淡淡的说道。
     “真的吗?”
     “我骗你做甚!”
     “大兄!我也要。”小丫头抬起脑袋喊道。
     一年没见薛玖,一路上她都黏着。
     妹妹没有长成胖墩,这也让薛玖松一口气,他还真怕妹妹长得太胖,将来埋怨是他惯出来的。
     “你是淑女,不能玩刀剑那些东西。”薛玖轻轻捏了捏妹妹的脸蛋,温和的说道。
     “哦!”小丫头很听话,马上就不要了,注意力转移到零食上面。
     慢慢回到营州,又是一年的秋收,见到百姓忙碌,薛玖心里觉得分外的踏实。
     今年有了手摇式脱粒机,秋收轻松了很多,府兵驱赶着马车,把一袋袋粮食运送回家里。
     今年动用了大量的牲口与器具,营州又没有干旱,因此收成还算不错。
     随着契丹消停,府兵也就更放心的帮忙干活,当然,斥候是没有停过,一直在关外游荡。
     薛玖在各村巡查,看看是否有粮食分配不均的事情。
     几乎每个村子,都多了不少挺着大肚子的女人,看得出来,她们过得很开心,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小孩子提着篮子,在地里捡着麦粒,真正颗粒归仓。
     营州人口增加,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对执政的最好褒奖。
     即便在秋收,搬迁的人还是陆续来到营州,最先到达的府兵,还有一部分官员。
     紧接着关中的百姓也搬迁过来了,幸好营州空房子很多,即便是城里,也有许多房子没人住,只需要修缮一下就行。
    喜欢。
  

第376章 回营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