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条件——下次来别穿这身黑西装,像来收尸的。”
丁义珍也笑,“下次穿格子衫,行不行?”
三天后,县委礼堂再次坐满人。这次来的不只是客商,还有省内外十几家媒体的记者。横幅换了新的:“金山县招商政策说明会”。
丁义珍走上台,没先说话,而是按了遥控器。大屏幕亮起,一段动画开始播放:
一条时间轴从现在延伸到五年后,税收、就业、农户收入三条曲线稳步上扬,财政垫付资金的来源标注得清清楚楚——一笔来自华人华商银行的过桥贷款,期限两年,年息三点八,由林耀东亲自签字放行。
“这笔钱,没动民生一分钱。”丁义珍开口,“它只干一件事:抢时间。等企业落地、税收上来,再还回去。如果五年后没赚回本,我丁义珍自己掏钱补。”
台下有人鼓掌。
接着,沪市绿色食品集团的代表上台,手里拎着个文件夹。
他没念稿,直接打开合同复印件,指着金额和签字页,“我叫张立国,从业二十三年,从没在一个县一级政府手里见过这么干净的流程。从签约到通水通电,七天。比我在省会还快。”
转身调出一张表格,“这是我们第一个月的采购清单。原计划买八十吨,结果农户供货质量超出预期,追加到一百二十吨。现在的问题不是不够卖,是产能跟不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后一个上台的是青山集团包装公司的负责人,三十出头,普通话带着点南边口音。
他话不多,只放了一段视频:车间里二十多个本地工人在操作流水线,镜头扫过工资条,最低三千二,最高四千八。
“我们招的全是本地人。”他说,“有六个是脱贫户。公司承诺,每带动一百户农户增收,奖励十万。上个月,我们拿到了第一笔。”
会场安静了几秒,然后掌声响了起来。
丁义珍重新上台,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最后,我想说件事。有位外省商会的王会长,在会上质疑我们的财政能力。我们尊重质疑。但我们也查了——他手里那份所谓的‘市场分析报告,内容来自省厅尚未公开的内部研判文件。”
“是谁泄露的,我们已经掌握线索。但我不点名。我只想说一句:有些人不希望看到一个县靠自己把路走通。因为他们靠的不是路,是关系。”
合上文件,“可我们不一样。我们靠的是数据、是合同、是农户手里实实在在的订单。谁不服,可以来算账。谁想试,我们欢迎。”
话音刚落,招商办主任快步走上台,在他耳边说了句什么。
丁义珍眼神一动,转向台下,“刚刚收到消息,芬兰那家商社重新提交了干菌菇采购意向,数量比原来多了二十吨。船期定在下月十号,走光大船队的‘东方晨星号。”
他笑了笑,“看来,有人已经用行动投了票。”
说明会结束,丁义珍刚走到门口,招商办主任追上来,递过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文件,“三家冷链、包装、电商公司签了合作备忘录,这是副本。”
丁义珍接过,随手翻开。第一页上,钢笔字迹还没干透,写着“48小时响应机制”,下面列着对接负责人和电话。
他把文件夹夹在腋下,抬头看了眼天。云层裂开一道缝,阳光斜劈下来,照在台阶前一辆刚停稳的黑色轿车上。
车门打开,下来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手里拎着个文件袋,低头快步往县委大楼走。
丁义珍站在原地没动,右手轻轻拍了拍文件夹。
喜欢。
第115章 反击质疑显实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