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鸣的方案主要是对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主要就是将重心回到工业生产,特别是民用工业上。
核心思想是近三两年内,帝国可预见的外部环境较为稳定,应该将重心转移到大规模建设上。
当前工业模式将太多资源投入到了军工业中,特别是重工业几乎只为军工业服务,不利于充分发挥活力。
并不是轻重工业之分,而是重工业的资源给了军工业,听起来好像没啥问题。
但轻工业的发展,也需要重工业的参与。
别的不说,纺织厂需要纺织机,需要各类运输车辆,将产品运到市场上,需要道路、桥梁和交通工具。
另外,人才培养方面也是。
大量工业人才都被重工业吸引,虽然从帝国的角度看,使他们发挥了最大作用。
但是,不利于持续吸引更多人口加入到生产中来,一方面是重工业的岗位需求数量,另一方面是重工业集中,人家都看不到工业的好处。
总之,在在不稳定的时候,保证国防需求的情况下,将资源放入市场,更利于长远发展。
此时的华夏还没有经历数十年的刮地皮,还比较富裕,拥有短时间内完成工业化的资金。
缺乏的只是一个机会。
刘一鸣的意思,就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让民间去建设工厂、培训人才。
帝国只需要做好基础建设和监督就行。
算是另类的开放,只是资金主要来源于本身。
也不用担心这些小厂能不能活,工业化是一个上升期,蛋糕做大时期工厂都活不下去,那也没有活下去的必要。
帝国有英法的投资,甚至德俄的投资也有一些,是直接投资建厂的。
未来的那些小工厂可以从给这些工厂做配套开始。
汤潇逸基本上都同意了——除了对东瀛进行松绑的条款,都通过了。
对于汤潇逸来说,也就是实力不足才没灭了东瀛,现在能让他们进血汗工厂已经够仁慈了。
至于所谓的感情用事?
都当皇帝了,也就是这一点小小的、不影响帝国未来的小事,略微放纵一点咋了?
…………
3月25日,伦敦,汤牧之挠了挠头(头顶)。
突然,他手一抖,好不容易留起来的头发,飘落下来(头顶,不是后脑勺)。
仔细数一下,四根!
你知道对于一个中年男人来说,一次性掉四根头发,意味着什么嘛?!
汤牧之现在有些怀念老鼠辫了,甚至他深刻怀疑皇太极是不是秃顶才剪金钱鼠尾的。
或者努尔哈赤。
反正总有一个秃顶的!
“上皇陛下,那个西奥多嘴硬的很,今天下午还装病不来,阿美利卡摆明了就是不想谈。”
“输了就是输了,堂堂一个大国(体量),还输不起!”
唐少川十分无奈且憋屈,不过他不敢挠头了,他掉的更多。
汤牧之叹了口气,他后悔了,他当初就不该接这个活:
“麦金莱那儿也没什么进展,好像是阿美利卡国内态度十分强硬,不同意谈判。”
“我已经暗示可以在条件上进行一定让步,他还是无动于衷。”
第477章 讹诈(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