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英吉利人是想用投资和债务将华夏拉入自己的阵营,并加以监视、影响。
     这招很好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沙俄帝国就是被法兰西的贷款拉过去的,整个帝国上下谁没有吃法兰西一口?
     大家都是亲法的,而德意志又是法兰西的邻居,还是恶邻,怎么选?
     英吉利也有这种想法,华夏和沙俄帝国也是邻居,也是恶邻。
     双方现在还在打呢!
     英吉利是准备收缩了,但收缩之前,也得先让沙俄缩回来。
     第一是保证沙俄不会得到世界霸权,第二让沙俄把重心重新放回欧洲。
     当然,也有着继续开发华夏市场的想法,随着华夏帝国的工业化,这个四亿多人的市场正在展现出他的潜力。
     英吉利作为世界工厂,当然要对外输出自己的工业品,自然不愿意错过华夏这个最大市场。
     “陛下,英吉利的条件有些苛刻了,最高50%的股份,那这到底是咱们的产业还是他们的?”
     “还有赎回股份的限期,最短都是十年,现在的纺织厂一两年就能回本,剩下的都是纯赚,十年,他们得赚多少?”
     “而且就算是贷款,他们也要求派人监视企业账目,到时候咱们要做点啥,他们查查账目就能猜出来。”
     “臣以为,不如重新谈一下,让他们只给贷款,我们再贷出去就行。”
     “哪怕亏点利息也没事。”
     刘一鸣不知道汤潇逸咋想的,但他确实不太希望英吉利人入股企业。
     因为他想的企业是如江南厂那样属于帝国。
     “人家出钱了,该赚的钱自然得让人家赚,只需要注明经营权、股权限制就行。”
     汤潇逸倒没觉得啥,反正注明了赎回时间。
     不注明也没事,过个十几年,英吉利人也只能让出来。
     “让英吉利人进来也好,这样我们也能让法兰西人进来。”
     “有了这两条鲶鱼进来,才能让那些把金银埋在地里的人把钱挖出来。”
     因为货币锚定的贵金属,让货币贬值比较麻烦,除非贵金属贬值。
     所以依旧有大量的钱埋在地里,汤潇逸弄出来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既然没办法搞货币贬值,汤潇逸只能搞通货膨胀了,但这也不是能轻易搞的,没有足够的支撑,一不小心就炸了。
     正好,把英吉利人和法兰西人拉进来,用他们的热钱来推动通货膨胀。
     汤潇逸就能把钱投入到更纯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工业建设中去。
     “行了,就按这个合同模板来吧。”
     “大概确定后发出公告,充分吸引民间资本进入。”
     “除特殊地区外,每个县都应该开设几个工厂。”
     这样肯定会造成大量浪费,而且也会因为各地没经验没条件,搞出许多问题。
     但这是加快工业化的最好办法。
     不论什么经济模式,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是改变现状的最有效办法。
     汤潇逸不去干预,很快就会有其他人来干预了。
     总不能一辈子限制死不让开放吧?那和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
    喜欢。
  

第433章 春季合约(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