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4章 可以不要这么多俘虏了[1/2页]

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 摸鱼划水睡懒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在汤潇逸忙着组建海湾石油公司的时候,北方的战局终于也走到了尽头。
     在双城子一类的城镇当中固守待援的沙俄帝国军队还好,虽然失去了外来补给,但自身还有些库存。
     就算武器弹药没了,至少粮食还是有的,也能住在屋子里,不必害怕风雨。
     被分割于野外的沙俄帝国军队,才是真正的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而且,随着时间步入秋季,气温虽然没有降低到零下,但夜晚也已经称不上暖和了。
     缺乏御寒的衣物、被服,缺乏提供热量的食物,被包围的士兵们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撞向华夏帝国士兵建立的坚固包围圈,拼一个突围的机会。
     但突围出去,也不代表就能得到补给,沙俄帝国陆军的统一指挥体系事实上已经消失,后勤体系自然也一样。
     那么,只剩下第二个选择。
     投降!
     “过去一周,我们接受了约六万人的投降,另外还俘获了一万三千多人。”
     “缴获的武器装备、物资马匹等不计其数,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地方安置俘虏和战利品了。”
     “而且我们还在大踏步前进中。”
     徐希颜又感到了幸福的烦恼,
     “陛下,我们迫切的需要人力、运力,将俘虏、缴获的部分物资向内陆转移。”
     “参谋部计划打通沿江一线,让汽船能趁着封冻之前沿江而上,运送物资和人员到海边,转乘海船。”
     “这是最快、最省力,也是唯一的办法。”
     再等下去,到十月左右,最北方的突出部就会迎来降雪,最迟到十月底十一月初,就没办法行船了。
     哪怕是小汽船。
     “这样的话,沙皇会发疯的吧?”
     汤潇逸看了一下河流走向,龙江入海口在北方的庙街,真把沿江地带打了下来,就是将整个东岸分割包围。
     海参崴也在这个包围圈里,沙皇的太平洋舰队自然也就被包围了。
     以尼古拉二世的脾气,不大发雷霆才怪。
     不过……
     “来得及吗?从地图上来看,庙街距离战线最前沿,也有几百公里的距离。”
     “轻装行军,怕是也得个把月。”
     尼古拉二世生不生气,对汤潇逸影响都不大。
     反正双方的仇可不浅。
     之所以汤潇逸没和他对掏,也不是汤潇逸忘了,而是时机不对。
     一方面,双方作战的大部分地方,人烟稀少,物资匮乏,战争成本很高,但战利品却无法短期内兑现。
     像吕宋群岛、兰芳,不仅本身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也能用于种植橡胶、棕榈、粮食等重要作物。
     这些产出也能通过成本低廉的海运运出来。
     就算汤潇逸现在把西伯利亚拿来了,能干啥?种玉米?
     还是花大价钱,组织大量人手,前去开矿,开成本高的多,一年只能开采几个月半年,然后运输困难的矿?
     这些矿的价值是有的,但现在的华夏没那么多本钱。
     所以,汤潇逸现在需要专注于其他方向,能够兑现的方向,以便积蓄力量。
     另一方面,沙俄的情况并不好,虽然不至于病入膏肓吧,但汤潇逸知道其已经进入倒计时。
     到时候能捡便宜,没必要现在投入太多。
     “陛下,沙俄帝国

第414章 可以不要这么多俘虏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