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穿越都出来了,还不兴有点命运的提示吗?
     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汤潇逸也决定给自己上一个保险:
     “对于超级战列舰的设计,设计局准备的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合适的方案?”
     郑尚青有些惊讶的和李和对视了一眼,然后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
     “关于新式战列舰计划的论证工作比较庞大,我们也难以确定未来的发展趋势究竟如何。”
     “所以,我们以您的指示为蓝本,分多个小组进行设计,近期有个进入讨论的方案。”
     郑尚青不太自然的摸了摸鼻子,倒不是工作原因,而是他觉得这太巧了。
     这份方案在设计局都还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只不过海军很喜欢,所以还没被淘汰掉。
     对的,淘汰掉,郑尚青觉得这个方案好是好,就是太好了,对船厂的要求拉到了极限。
     万一船厂出个小问题,也许就会变成大灾难。
     所以,郑尚青准备淘汰掉,或者说先封存。
     而现在,汤潇逸提起来这件事,郑尚青还以为是汤潇逸安插在设计局的人手想他汇报了这事儿,并对此表示不满。
     “最初蓝本是标准排水量吨左右,航速24节以上,火力为912门305毫米舰炮。”
     “新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排水量,以达到我们能做到的极限水平。”
     “标准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吨。”
     “采用长艏楼船型,舰长 191 米,舰宽 28 米,吃水深度 9 米。”
     “这种尺寸和船型设计,既能保障舰体内部有足够空间容纳武器、动力系统,又能给船员提供较好的生活设施。”
     “长艏楼船型可提升舰首干舷高度,有效减少恶劣海况下的上浪情况,同时也为武器装备的布置提供了良好基础 。”
     “动力系统采用油煤混烧+蒸汽轮机提供动力,这一设计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通过,也是因为我们的重巡洋舰还没服役。”
     “臣原本打算等重巡洋舰完全服役后,看一下动力系统的工作情况再做打算。”
     “采用16座帝国二年乙型大型油煤混烧锅炉,搭配4台帝国元年甲4型战列舰用大型蒸汽轮机。”
     “理论上能提供轴马力的澎湃动力,预计能达到26.5节以上航速。”
     这个速度放到其他战舰倒是没啥,但这是战列舰,这个速度都比此时的巡洋舰快了。
     所以郑尚青才拿不准,不敢上手。
     毕竟一艘战列舰,动辄几百万的造价,万一有问题,那他的罪过可就大了。
     看多了大数字也许没什么感触,这么说吧,一百万两,能养一个陆军师。
     一艘战列舰的造价,就能养好几个师,而战列舰本身也是要花钱的。
     海军是烧钱的,大部分小国别说造了,给他一艘主力舰,也许就能拖垮他的海军甚至财政。
     例如当前的东瀛,被四艘战列舰拖的半死不活的。
     放弃吧,不甘心,继续养下去,也看不到头。
     “武器系统采用三联装方案,三座三联装炮塔前一后二沿中轴线布局。”
     “之所以如此布局,是为了稳定重心做出的妥协。”
     “火炮采用305毫米45倍径舰炮,这个口径我们目前还没取得突破,加工难度较大。”
     “另外,我们的产能也不太够,如果要制造305毫米舰炮,必须再扩大工厂规模,或者停掉部分项目。”
     汤潇逸眉头一皱,到目前为止,这确实是一艘优秀的船。
     对比同类船只来说。
     但有点偏科了。
     航速快固然重要,但火力仅仅只有9门305毫米舰炮的话,就有点对不住这个吨位和航速。
     如果进步到超无畏舰时代,那这个船就只剩下航速能看了。
     “这么大的船,这么长,完全能放得下4座炮塔,为什么不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汤潇逸问道。
     郑尚青松了口气,刚刚汤潇逸皱眉他还以为咋了呢:
     “陛下,这艘船在设计时我们考虑了帝国目前宽阔的海疆,所以对航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至少需要能够不用中途补给,直接从兰芳航行到檀香山,并保持进行一场激烈海战的能力。”
     “所以必须做出取舍。”
     汤潇逸摇了摇头,能单刀赴会固然好,但太刻意追求航程而降低了潜力,有些舍本逐末了。
     “改成四炮塔型号,12门305毫米舰炮或者8门356毫米舰炮都行。”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长期处于一线战舰的位置。”
     郑尚青点了点头,这一点并不算难,因为舰体真的很大。
     对航程要求不那么苛刻的话,可以削减燃料舱的空间,甚至于,让水兵们挤一挤,空间就有了。
     那样的战舰自然能够放下4座炮塔。
     至于火力,虽然305毫米舰炮都没影,但这是放眼未来嘛,不影响。
     “防护方面,主装甲带250毫米,甲板装甲采用多层甲板结构,总装甲厚度80100毫米。”
     “另外在重要部位如弹药舱、炮塔正面、司令塔等部位,将装甲加厚至300毫米。”
     “足够应对305毫米舰炮在战斗距离上的正常炮击,对于356毫米舰炮的防御能力,还没有进行过论证。”
     毕竟还没有356毫米采用无烟火药作为发射药的舰炮,黑火药和无烟火药就是两种东西。
     使用不同火药的舰炮的初速和射速都是完全不同的。
     其实305也没有,设计局是按照华夏帝国305毫米预开发的参数指定的装甲防御参数。
     “另外为了鱼雷艇、驱逐舰的威胁,战舰还装备了12门76毫米舰炮,8门120毫米舰炮作为副炮。”
     “副炮火力弱了些,但与巡洋舰一起行动,能有效弥补。”
     汤潇逸点了点头,问出了最重要的问题:
     “我们能造吗?”
     郑尚青犹豫了一下,狠狠点头:
     “目前有两个船坞能够建造这样的船只,技术上虽然接近极限,但理论上可行。”
     “只是……”
     “别只是了,回去进行设计吧,两艘……”
    喜欢。
  

第388章 致远号重巡洋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