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样既能解决华夏帝国资金不足的问题,又能建设铁路,保证华夏帝国的国防。”
     “为什么不呢?”
     窦纳乐其实有些不太理解。
     这个条件确实会让英吉利挣不少,但华夏帝国也不亏呀。
     这可是获得战略优势的机会。
     而付出的,仅仅是几条铁路几十年的经营权,及铁路沿线矿产的开采权。
     仅此而已。
     如果华夏的财政状况真的很差,这是可以接受的。
     但汤潇逸手里还有钱,还不少!
     满汉贵族地主们太富裕了,集中了大航海时代几百年里,贸易顺差赚取的大多数财富。
     是的,大航海时代是欧洲人开启的,但华夏也没从中少赚。
     甚至于,国际白银的价格都是华夏撑起来的。
     现在还没经历数以亿计的赔款,没有持续数十年的战乱动荡,贸易逆差也没有很大,持续时间也不长。
     所以,汤潇逸和华夏都还有足够的资金。
     只是流通性不强。
     小农经济抵御了外来经济入侵,也限制了经济流动性。
     但说到底,是不缺钱的。
     而且,清国欠的债,汤潇逸没打算认,现在还在扯皮。
     所以,财政还算宽松。
     之所以把铁路包出去,也是因为这条铁路回本确实慢。
     他的钱有用,能用英吉利的,就用英吉利的。
     大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皮革制品只涨价五倍嘛。
     “那还是算了吧,既然这条铁路没有项目资金,就先停一停。”
     “你说的话给了我思路,你说的这几条铁路,一定都是能盈利的。”
     “等这些铁路建设完成,每年将铁路利润的20%用于投资兰西线。”
     “这样,大家都没有什么压力,慢慢的来嘛。”
     汤潇逸摆明了耍无赖。
     窦纳乐也不愿意和汤潇逸玩,这条线可不是内地三五七万两就能建设一公里的便宜铁路。
     而且注定不能收回成本。
     “既然皇帝陛下已经做出了决定,那我只能表示遗憾,并将您的想法转达伦敦。”
     窦纳乐起身要走,
     “陛下,我以私人身份,从朋友都角度,请您再考虑一下。”
     “有了这条铁路,您起码能用三万人牵制沙俄帝国二十万野战兵力。”
     “在战时占尽优势。”
     汤潇逸笑着摇了摇头:
     “不必担心,华夏并没有在近些年和沙俄帝国开战的打算,双方一定不会爆发战争的。”
     “在我们准备好之前,一定能稳住沙俄帝国。”
     窦纳乐想问怎么稳住,毕竟沙俄帝国的扩张可不会等华夏准备好再行动。
     突然又觉得不对。
     这是不是汤潇逸在警告他,如果华夏没准备好,就会和沙俄帝国妥协?
     这也是唯一不爆发战争的方式了吧?
     但不给钱的话才刚说出口,现在没那么容易收回来。
     只能告辞,下次再说。
     窦纳乐走后,刘一鸣才进来,脸上洋溢着笑容。
     “陛下,夏税统计出来了,6100万两……”
    喜欢。
  

第336章 深厚底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