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2章 我们已经抵达巴达维亚[1/2页]

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 摸鱼划水睡懒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报告司令,第三驱逐舰分队发现三艘英吉利商船,航向正东,正在穿越爪哇海。”
     “他们拒绝接受检查,第三驱逐舰分队来电询问该如何做。”
     福靖号舰长兼任第一驱逐舰队司令陈杜横中校将电报递给了驱逐舰队司令邓正卿。
     邓正卿疑惑的皱了皱眉:
     “英吉利人?我们在这里警戒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出去了吧?”
     陈杜横点了点头:
     “根据总参谋长发的文件,三天前国内应该就发出了警告。”
     “但仅仅三天,他们可能并没有靠岸,并不知道这件事。”
     英吉利人现在是世界霸主,海洋霸主,掌控海权上百年。
     商船嚣张一点,在公海拒绝检查,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们有说自己是干什么的吗?”
     邓正卿也不敢让驱逐舰靠上去强制检查。
     舰队出门在外,还有战斗任务。
     如果和英吉利发生冲突,让英吉利有了借口能大规模干涉。
     也不用打,就堵着对峙,他们也耗不起。
     “他们声称自己是运输布匹、日用百货和人员的商船,同时去苏拉威西装载香料。”
     “我们来的仓促,并没有相应海域的通过申请,不能确定真伪。”
     陈杜横想了想自己要是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解决。
     答案是他也不知道。
     “让第三分舰队派一艘驱逐舰伴随航行,其余各舰继续巡逻。”
     “发电询问总参谋长,主力是否完成补给。”
     “补给完毕后,请调第二驱逐舰队二三分队向我集结。”
     “我总有不好的预感。”
     邓正卿觉得,英吉利人作为商船最多、航道最多、补给点的国家,不应该不知道这边的情况。
     而且来一艘也就罢了,还是三艘。
     英吉利生产香料的土地可不少,没必要来荷兰人的地盘买香料。
     但他也不能轻易的拦下英吉利人的船,除非有实锤的证据。
     而且这个连基本的脸皮都不要的时代,有时候证据也没用。
     实际上后世也不要脸,洗衣粉也能成为发动战争的武器。
     真要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联合国大会上用一个小管子拿出来左右摇摆。
     是不是太危险了些?
     若是沙林毒气,一不小心联大就要这样被一锅端了。
     另一边,完成了海上加煤补给的龙威号上,李和收到了邓正卿传来的电报。
     他也和李和的判断一样,英吉利人肯定想搞事。
     “让第二驱逐舰队二三分队去邓司令那儿,他们那儿更需要我们。”
     李和收起电报,看了一眼挂历。
     四月三十日,英吉利的反应应该没那么快,邓正卿那边最多只需要应付一下附近巡逻的英吉利皇家海军战舰。
     英吉利并没有在海峡殖民地大规模部署舰队,只有一个停泊点,能够修理一下。
     在这里停泊的战舰都是隶属于印度舰队的战舰,基本没有大型战舰常驻。
     直到同东瀛的战争结束后,英吉利才开始加强在远东的力量部署,将HongKong维多利亚港的舰队从印度舰队中分离出来。
     不过此时还在建设初期。
     这次演习英吉利派了战舰来观摩,但演习结束后就撤走了。
     讲道理问题应该不大。
     “这样的话,主力的防御是不是太松懈了,我们身旁只跟着四艘驱逐舰

第312章 我们已经抵达巴达维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