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一鸣十分听话,而且对不了解的东西不会过多插手,毕竟他也是技术人员出身。
     徐希颜就更不会插手这件事了。
     所以,全面驱逐阿美丽卡的命令就这么“略显草率”的发下去了。
     对阿美丽卡正式发出行政命令的第三天,也就是48小时以后,提出异议的人才赶来。
     “大都督,两位总督到了。”
     汤潇逸一愣,
     “行,我这就去见他们。”
     两位总督就是汤父和郑景溪,这是汤潇逸手里唯二的总督,也是唯二的正儿八经的高级政务人员。
     刘一鸣都不算,在许多事情上他还缺乏经验,他长期干的都是工业集团总经理的活。
     “爹,岳父,你们这么着急干什么?”
     汤潇逸一进门笑嘻嘻的,汤父和郑景溪正站在会客室内,面色都有些焦急。
     “我们能不着急吗?那么大的事怎么不和我们通个气……”
     汤父上来就像大部分家长一样,不过郑景溪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
     “汤兄,我们还是先听一听他的想法,外洋这块儿,我们没他们熟悉。”
     郑景溪安抚了汤父,转头严肃的看着汤潇逸,
     “贤婿,现在大敌当前,人心浮动,想必你也清楚,沙俄帝国就不说了,阿美丽卡是怎么回事?”
     郑景溪和汤父着急也是能理解的。
     纸面上,大汉军与清俄联军力量对比不相上下。
     顶多是得益于先发优势,以及永春—船政、江南厂、汉阳厂,大汉军在火力和后勤上有一定优势。
     但清军也有沙俄帝国、德意志帝国的直接帮助,不了解内情的人还是会恐惧。
     加上在此时,还没有出现过正经的长期消耗战,战争一般都会在一两年内结束,且烈度不高,后勤优势没那么明显。
     随着东瀛人的入局,大汉军的统治范围内也是人心浮动的。
     所以,突然和阿美丽卡决裂,才会让他们二人结伴赶来淞沪找汤潇逸。
     并不是为了兴师问罪,而是想知道汤潇逸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么做的底气。
     才好配合汤潇逸行动。
     “东瀛人并没有能力大规模干涉战斗,从几个月来我们相安无事就能看出来。”
     汤潇逸早有准备,拿出各类情报,包括东瀛和阿美丽卡的勾结、东瀛的战争准备等等,
     “这次东瀛突然发疯,是拿到了阿美丽卡的承诺和贷款,在阿美丽卡的支持下准备发动战争。”
     “他们的行动很隐秘,事前我们并不清楚。”
     “如果不是侦察兵发现东瀛出现大规模异常调动,并且歪打正着的发现了东瀛的重炮队伍。”
     “等东瀛做好进攻准备,而我军深陷与清军的纠缠,后果不堪设想。”
     郑景溪看完后沉默不语。
     汤父看完后怒发冲冠:
     “欺人太甚!”
     “我华夏从未怠慢于他,这阿美丽卡却如此待我,实在是欺人太甚。”
     郑景溪点点头,表示同意:
     “我不明白,阿美丽卡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个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阶段,他们还不明白帝国主义的玩法。
     “为了利益,东瀛发动战争,不管是战斗物资还是贷款,甚至于战后对殖民地的建设,都是银子。”
     汤潇逸知道阿美丽卡在想什么,
     “同时也是为了遏制我们,这也是英吉利想要的。”第233章 是不是太激进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