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击炸死的消息,特意加开了朝会。
     “这闵军统制,还真有点胆色,像不像那孤军深入,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的猛将?”
     “没错,就是猛将,就像关圣帝君,没给咱大清的爷们儿丢份儿!”
     “嘿,这下这群东洋人,应该是知道咱们的厉害了吧?还不赶紧乞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果然是一介莽夫!如此这般,这场仗得打到什么时候?”
     “是啊,刘大人说的对,这是结下死仇了这是!本来东瀛占下半岛后便没了动作,现在只怕……唉!”
     “何止啊!古人云,哀兵必胜。这一下,前线怕是难办了。”
     “哼,一介匹夫,贪功冒进,只懂得逞匹夫之勇!前线若是出了差池,老夫必定参他一本!”
     “李大人此言差矣~这时候来了这么一出,东瀛人怕是会赶着去东南报仇,要真是出了差池,李大人只能参一个死人了。”
     朝会上议论纷纷,有高兴的,自然就有不高兴的。
     高兴的人高兴的原因都很一致——打胜仗了。
     不高兴的人不高兴的原因则各种各样。
     出于嫉妒啊,关心前线战事啊,主和派的想法落空了啊,什么都有。
     而且朝堂上的一大奇观是:
     高兴着叫嚣着要乘胜追击的,多是旗人贵族,有不少王爷贝勒都在其中。
     而不高兴的,多是汉臣,他们要么沿海各地出身,要么与沿海各地有着利益纠葛。
     这一刻,帝后之分都没那么泾渭分明了。
     “皇上驾到~~”
     “太后驾到~~~”
     俩太监在哪里比谁声音更大,喊的更有韵味。
     “参见皇上、太后……”
     哗啦啦跪下一片。
     光绪大踏步向前走,脸上洋溢着笑容:
     “都起来吧,叫你们来的原因你们应该都清楚了。”
     光绪走到龙椅旁,不过并没有坐下。
     而是等太后落座后,行完了礼,才坐回龙椅。
     庆亲王看了看礼亲王,见他迟迟没有动作,才出列:
     “奴才斗胆,是否是闵都知府兼闵军统制汤潇逸,炮击东京,炸死东瀛伪皇一事?”
     以前还会说个天皇什么的,开战后,就变成伪皇了。
     光绪明显兴奋了几分:
     “没错,汤潇逸此人,朕虽未曾见过,但倒是听说过几次。”
     “听闻此人对洋务、兵事都颇有见地,建立闵军,平定闵乱,重建闵海军,皆是其主手。”
     “不仅如此,还重振了船政局,屡屡建造新船,其所建福清号快船为当世第一快船。”
     “现在又孤军深入,炸死敢冒犯天威的东瀛伪皇,朕实在是……”
     “咳咳。”
     眼见皇帝好像上头了,太后赶紧轻轻咳嗽了一下,提醒他别“喧宾夺主”。
     “额……”
     光绪卡住了,话到了嗓子眼儿都没说出来,咽了回去。
     见此,太后才满意的点点头。
     皇帝想出头的苗头,又被她遏制住了。
     “汤潇逸实乃当世第一勇士,孤军深入灭敌酋,扬我国威,振我军心,不可不赏!”
     太后说完,看向李莲英。
     李莲英点点头,拿着圣旨上前:
     “……功加三级,封汤潇逸为大清第一巴图鲁,赏黄马褂一件,特赐红宝石顶戴、单眼花翎。”
     这些都是荣耀性质的封赏,有没有用?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黄马褂这东西早就不值钱了,同治年间打长毛的时候简直是批发的。
     其他几个,也差不多,红宝石顶戴是一品顶戴,但这只是个荣誉,而不是正式品级。
     花翎差不多,汉臣不能戴,现在赏给你就能戴了。
     “即便如此,也难彰其功……皇上,剩下该怎么赏,就交给你了,别让功臣寒了心。”
     话虽如此,但太后已经提前把如何封赏给光绪交代清楚了。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她知道自己已经逐渐老了,皇帝也逐年长大,到了亲政的时候了。
     她要是不想遗臭万年,就得开始准备归政了。
     让皇帝说出其他封赏,就是帮他收买人心的一步。
     实际上几年后她还真交出了大量权力,不然皇帝根本没办法变法。
     只是发现光绪是个只知道瞎搞的嘴强王者后,她又重新出山。
     没办法,再不出山,真的激进的变法,变下去得把清国变没了。
     “儿臣遵命。”
     “封汤潇逸为二等超勇伯,节制闵浙诸军,办理东南军务……”
     朝廷这一波封赏很大的,这是太后的意思……
    喜欢。
  

第140章 烈火亨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