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好像也不是很有必要接收北洋了。
     别拉进来一团污秽,污染了他这一系的纯洁。
     没错,他看上了北洋,想凭借东瀛购舰的压力,提前取得先机。
     看上的也不是其他,是北洋下属什么津门机器局、江南厂和各工矿企业的熟练工人。
     还有北洋舰队和各学校、炮台的熟练士兵、军官等。
     不过现在看来,这些人得狠狠的筛查几次才能用。
     “汤大人有何高见?”
     北洋大臣当然知道,但让他放弃舰队领导权?不可能。
     他不信汤潇逸,或者说不信其他人。
     沉浮数十年,真要那么容易相信某人,他早就步他老师的后尘了。
     而且闵海军只有区区三艘船可堪一战(福星保密中),北洋好歹有八大远呢。
     要么,也闵海军听北洋指挥。不过北洋大臣没说,丁大人是没想。
     汤潇逸敲了敲桌子:
     “唯一的胜手就是集结海军主力,趁着东瀛外购舰队回来之前主动出战。”
     “要么和联合舰队决战,一举定胜负,要么吃掉东瀛外购舰队。”
     “如若不然,大人还是准备陆战吧。”
     北洋大臣来了精神:
     “老夫并非不愿出击,实在是朝廷有命,不敢妄动。”
     实际上就是他怕了,来之前被拉到朝廷一顿批斗,他也知道当前应该主动逼迫东瀛联合舰队决战,但他不敢。
     要是没能一举定胜负,逼迫东瀛在和谈条约上签字。
     那么,等待他的将是帝党、后党、东瀛的三方面夹击。
     他连投靠帝党的资格都没有,有帝师翁尚书在,不会同意接纳他。
     所以,他选择了保底。
     “此战,海军即便弱势也无妨,最终胜负定在陆上,海军只需要威慑东瀛,使其不敢妄动便可。”
     “但,陆战也难,淮军虽兵多将广,但所需驻守的关隘也多,可用之兵不过一二万人。”
     “闵地出好兵,汤大人率闵军,轻易占据了琉球,有与东瀛陆军作为的经验。”
     “若是能取得战功,汤大人争一个总督巡抚也并非不可,父子二人两督抚,不失为一段佳话。”
     北洋大臣的目的是来找炮灰的,没错,就是炮灰。
     精锐当然还是他的淮军精锐了,精不精锐他不清楚,但他知道他的权力来源于淮军。
     能稳坐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多年,靠的就是淮军,淮军打完了,那他也完了。
     而且淮军能动的陆军只有几万兵力,还是纸面上的。
     淮军没有吃空饷?北洋大臣都不信。
     汤潇逸立即摇头:
     “闵军要巩固东南防务,无暇他顾。”
     好嘛,我盯上了你的家产,你也盯上了我的。
     “汤大人,老夫也不瞒你,各路兵马不济,若是重新开战,半岛将顷刻易主。”
     “东瀛人随即便能冲进辽东,到时候你不上,朝廷也会让你上。”
     “不如主动请战,还有的选,而且万事好商量。”
     “另外,汤大人看这江南厂如何?可是能造炮的。”
     “若是闵军出战,苏淞太道台兼江南厂总办,便由你来指定。”
     汤潇逸眨了眨眼,摇了摇头:
     “我要北洋舰队,北洋舰队南下至闵,两万闵军即刻北上,后续还能追加一万。”
     “我还能为淮军免费提供一万支步枪,每枪并子弹一千发,北洋舰队后续经费也不用北洋管。”
     汤潇逸一说完,北洋大臣没说话,一旁的张佩伦见状一拍桌子。
     “哼!黄口小儿!竟敢辱我!”
     汤潇逸端起茶杯,想到这不是他的地盘又立刻放下,起身:
     “我带着诚心来的,北洋却把我当傻子玩,谁先侮辱谁?”
     “谈不拢就别谈了,我回去固守东南,北方就靠诸位了。”
     汤潇逸转身便走,北洋大臣想叫住他。
     他便跑。
     一路跑步转马车转福靖号。
     “快船回闵。”
     ……
     “呕!!!”
     “大人您这,不急于一时!”
     刘一鸣一脸复杂的看着汤潇逸。
     “没事,已经好很多了,起码坐船没吐,坐马车再吐的。”
     汤潇逸摇了摇头。
     “大人,谈的不好?”刘一鸣小心翼翼的问道。
     “北洋,冢中枯骨尔。”
     汤潇逸摇了摇头,此战战败,北洋大臣占四成责任,另外六成是朝廷的。
     要是清国也有东瀛那样的大手笔,把东瀛买的船先买回来,北洋再烂一些也能赢。
     还是完胜。
     “事已至此,我们也该做其他打算了。”
     “悄悄的放出消息,往民间放,特别是码头,就说朝廷惧怕北洋,不允许北洋舰队主动出击。”
     “就这些,剩下的等百姓自己脑补。”
     “先让他民心尽失,剩下的,也更好操作。”
     汤潇逸没说是让谁民心尽失,刘一鸣也没问,点了点头就去安排了……
    喜欢。
  

第129章 让他民心尽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