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今天这么有空?这船快完工了,我得盯着。”
     汤潇逸坐在皮特船厂办公室,吃着橘子,看着船只舾装进程,郑景溪突然来了。
     这段时间,郑景溪经常忙不过来,时不时还拉汤潇逸去当苦力。
     他都躲到这儿来了,没想到郑景溪还追过来了。
     “我已经把船政理顺了,这次不是抓你壮丁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郑景溪闻言转头看向船坞中的钢铁巨兽,
     “这船就快造好了?不是预计年底才能试航吗?”
     汤潇逸摸了摸下巴:
     “我是按开工当年船政的技术能力预估的建造进度,谁能想到一个远东的小型私人船厂,还是以修船为主的船厂,技术能力还比船政高一线?”
     “加上充裕的人力和资金,要是各项资源能按时供应的话,工期怕还能提前两个月。”
     郑景溪一愣,然后脸快速红了起来。
     好歹他也是汤潇逸的岳父,是船政现任总办,前任总办是他亲家、汤潇逸的父亲。
     而且好歹你汤潇逸也在船政呢。
     你说船政不行,不是把人都骂进去了吗?
     但,骂就骂了吧,还无法反驳。
     就很气。
     “这艘船,你造好了打算卖给北洋吗?水师只有两条小船,撑不起场面。”
     “以前是船政账上没钱,造训练舰都抠抠搜搜的,现在有了钱,不如先卖给船政?”
     “银子的话,分期付款,金额好商量。”
     这艘铁甲舰标准排水量3600吨,差几百吨就三个福靖那么大,航速虽然比福靖慢很多,但装甲厚火力强。
     加入船政水师,正好高低搭配。
     而且郑景溪刚任总办,船坞里的船都是半成品甚至刚铺设龙骨不久,短期内做不出成绩。
     他需要一个成绩来巩固这个地位。
     汤潇逸眉头皱了皱,立马就松开了,也想明白了郑景溪是需要成绩,便点点头:
     “卖给谁不是卖,但这艘船不在册,上面问起来该怎么解释?”
     郑景溪眨了眨眼,他还真没想到这儿。
     长期以来的来回跑工作,皮特船厂很多技术问题也是船政解决,同样现在在建船只用的工人也有很多是皮特船厂的。
     让他差点儿以为这儿也是船政了。
     “这……”
     汤潇逸叹了口气,外购肯定是不行的,船政就是为了自造而设立的,外购失了本质。
     但糊弄过去的办法还是有很多。
     “过去不是有许多造舰方案没通过吗?随便找一个去前年的,做一个开工排序,排在五千吨舰后面。”
     “之后再做一做账,给这艘船拨一百多万两银子,来源可以说外借,等船造好了,朝廷问起,就说当时叛军攻闵,上书的文书丢了。”
     “只要统一口径,反正船造好了,朝廷也不会追究太多。不过正式服役就得推后了,工期太短也不行,破绽太大。”
     汤潇逸说完,掐着手指头开始盘算:
     “岳父,我也就不占船政便宜了,按正常行情,25%的利润,付我125万两便可。”
     军火制造业是暴利行业,一艘军舰,船厂最基本的利润是30%,这个利润是船体的利润。
     除去船体后,还有武备,也就是大炮鱼雷什么的,这个利润就不一般了,特别是大口径舰炮,技术含量高,产品少,利润巨大。
     再之后,还有出口税什么的,不过战舰这种大型战争兵器出口一般伴随政治目的,带有减免。
     汤潇逸也就什么都不管了,只收取25%的利润,算是仁至义尽。
     不然卖给北洋,他的最低底线是160万两白银。
     郑景溪摇了摇头:
     “125万?不能让你吃亏,140万吧,不过船政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分五年支付,每期利息5%,怎么样?”
     汤潇逸眨了眨眼,这相当于每年都要拿接近三十万两白银出来,算了算账:
     “可以,如果造舰经费不敷使用,可以不用急着付。”
     “先把另外两艘装甲巡洋舰造好。”
     明年开战,九月爆发海战,在这之前最起码要把一艘五千吨级的装甲巡洋舰赶出来。
     即便赶不上大东沟,东瀛有着更完备的金融和动员体系,也许会有第二次也说不定。
     1893年了,天蝗那家伙已经开始节食给富士八岛号筹集资金筹了一年了。
     就是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一年里每天都少吃一顿饭。
     以后要不要让他每天只能吃一顿饭呢?
     算了吧,浪费粮食,打死烧了扔海……富士山,免得污染土地和大海……
    喜欢。
  

第102章 卖煤,船政要买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