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今天是汤父上京谢恩的日子,一大群人送他来码头,但他看起来并不是很高兴。
     临上船了,汤父还在呢喃:
     “十万两,十万两……”
     汤潇逸摸了摸鼻子:
     “爹,别想了,能保住船政,莫说十万两,二十万两也值得。”
     还好周围没人,没听到汤父的呢喃。
     汤父叹了口气,看着汤潇逸:
     “我那么大一个茶园也才十万两……算了算了,儿大不由娘,你自己决定就是。”
     “为父走了,这段时间,你消停些,你还年轻,不要着急……”
     一阵叮嘱后,汤父终于上了船。
     伴随着越来越远的汽笛声,汤父远离了码头。
     在江面上一拐,船只便不见了踪影。
     汤潇逸这才回到郑景溪身边,笑着拱了拱手:
     “岳父大人,小胥恭贺您高升?”
     汤父启程后,新的任命就该下来了。
     庆郡王收了钱是真办事,冲到军机处直接和礼亲王对线,反对船政大臣由裕禄兼任。
     理由是裕禄不过是暂时署理总督,且不在闵而在浙,对船政并不了解,又不知道哪天才能到任。
     反正一顿乱搅,下朝后又去礼亲王府,不知道说了什么,反正第二天,礼亲王便默许了庆郡王的提议:
     “由船政局提调郑景溪,以三品卿衔,总办船政事务。”
     看到没!这就是庆郡王的战斗力,连功劳都没要。
     郑景溪翻了个白眼:
     “你要是把你手下那个,刘一鸣刘大人,把他派回来帮我,那才是恭贺。”
     郑景溪虽然也会些许管理,但船政本质上不是企业,而是衙门。
     他顶多管管船厂里的事儿,对局里许多东西,经验不足,一上手有些手忙脚乱的。
     所以,他想找些帮手,而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一鸣。
     信得过,对船政熟悉,也有能力。
     汤潇逸连忙拒绝:
     “刘一鸣我另有他用,不过我可以调二营亲兵回来,在您控制局面之前,震慑宵小总是没问题的。”
     郑景溪也只是试一试,见不行,也就作罢了,转而提到另一个事:
     “近几天我看了看文档,水师的并入、改编已经差不多了。”
     “既然如此,格靖威营你也改编一下,并入闵军吧。”
     郑景溪是想给汤潇逸找点事儿做,正好这样也能提升汤潇逸的势力。
     汤潇逸欣然答应:
     “行,本来我就想改编了,正好一起……岳父,我得去一趟泉州。”
     郑景溪疑惑的看着他,眨了眨眼:
     “所以?”
     去就去呗?现在又没啥事儿,你专门通知我干什么?
     平时也没见你这样通知我呀。
     汤潇逸觉得自己变了,之前可不会考虑这么多:
     “这次改编怕是得一两个月,清涟那边我还没给她说,又是军营,我也不打算带她一起去。”
     “这事儿……”
     郑景溪挥了挥手:
     “男子汉大丈夫,当以事业为重,怎能沉浸于温柔之乡?”
     “你去就是,家里有你娘、你岳母在,不必担心。”
     “清涟也会理解你的。”
     …………
     四月中旬,泉州大营。
     汤潇逸坐在上首位,徐希颜让人抱来了一堆档案。
     “大人,这是当前各军花名册,自卑职到刚招募的士兵都在册上。”
     汤潇逸翻开第一页:
     “一标:标统刘庆森,辖一、二、三营,另有马队、炮队、工兵队、运输营,共计4376人。”
     “二标:标统王福生,辖四、五、六营,马队、炮队、工兵队、运输营,共计4347人。”
     “三标:…………”
     “直属炮一营、炮二营,一营562人,马162匹,75毫米炮18门;二营人519人,马108匹,57毫米炮18门。”
     零零总总的,汤潇逸手下陆军已经有两万一千多人了,分为四个标和一些直属、守备部队。
     人虽然多,但编制极为不健康。
     原定的招兵二十营,人是招到了,但分配出了问题,且大多为纯粹步兵。
     例如一个标,北洋时对标的是一个团1800余人,多的也不过两千。
     但他这儿足足有四千多人,相当于北洋的一个旅。
     又在技术兵种上又较为稀缺,准确的说除了运输队,其余技术兵种大都新兵,还在训练,并不能发挥战斗力。
     而且编制臃肿,带来的是效率低下,指挥不便,并不能带来战斗力上升。
     “绿营最近有什么动静?”汤潇逸要考虑先改编那些,后改编那些。
     徐希颜把地图铺在桌上,

第98章 改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