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章 钱的去向,总督心生退意[2/2页]

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 摸鱼划水睡懒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便最多不过三年光景。”
     “这段时间,老夫会找机会保举你兼任船政提调、节制格靖威营。”
     “你也是,把事情做的漂亮些,我保举你为按察使,若是有功,当为布政使。”
     “谢大人……”牛大人立马就要谢恩。
     “先别忙着谢老夫,按察使也不是这么好当的,你若无甚功劳……”
     “牧之也是,提调虽然不是正经官职,但全掌船政,若是造舰办不成,上去了也不能服众。”
     “谢大人赏识!”
     汤父满脸激动。
     “下去吧。”
     ……
     船政提调,不是常备官职,也不是主官。
     船政主官起初是大臣或者总办,之后由闽浙总督兼职船政大臣。有大臣时,不设总办。
     而提调直接管理总务处,并帮助大臣管理船政局事务。同时节制船政所属步兵。
     汤父这个帮办,也受提调管理。
     这一任提调姓沈,是首任船政大臣的孙子,1889年中举,次年以功奏免选同知,以知府补用,加三品衔。
     在此之前他已经在船政任职9年,一边考科举一边工作,中举之前就职同知。
     汤父要是补上提调,本就是道员留省补用,加个三品衔基本上是妥妥的。
     虽然是加衔,那也比现在强的多。
     遇到好事,汤父走路都带风,结果刚出总督署,就被牛大人逮住了。
     “汤大人,咱们还有事儿没做呢。”牛大人凑过去低声说道。
     “牛大人指的是?”汤父眨了眨眼睛,没听明白。
     “钱,没钱怎么造船?不造船,咱们俩怎么升官?”牛大人也对汤父眨眨眼。
     “钱不是咱们凑吗?差二十多万两,你我……认识的商人各捐一万,再找其他人凑一凑,不难。”汤父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哎哟我的汤大人唉~总督说两艘,真就两艘?”牛大人拍了拍大腿,怒其不争。
     “那能怎么办?多加一艘就得三十万两……”汤父皱了皱眉。
     闵地不如粤地富庶,一个知府加一个帮办,加起来不如两广总督一句话。
     即便如此,两广总督也就凑了八十万订购四艘巡洋舰四艘炮舰,而且!后续款子还断了。
     “什么三十万,总要改进的,不能让总督以为我们在原地踏步,四十万,五十万!”
     牛大人还想说,汤父一把抓住牛大人。
     五十万也敢说,加这二十多万,这是要逼人家破人亡的节奏啊!
     “汤大人不必担忧,商会一年摊派个十万两,一百多家商户,一年不过几百一千两,他们还是出的起的。”
     “总督大人也不会干看着我们凑钱,必定会从厘税金中划拨一些。”
     “三年,摊派三十万,总督再划拨几万,缺口不过二三十万。”
     “这部分,和夏尔洋行,借,三年还清,三年之后开始还。”
     牛大人拍拍胸脯,满脸微笑。
     一旦被保举,那就是连跳三级,他哪里能不上心?
     但是偏偏作为知府,即便出了成绩,也不是那么容易被看见的。
     总督既然偏爱船政,那就让总督看到他大力支持船政,在这方面出成绩,简单且直观,他只需要搞钱就行了。
     搞钱,他是专业的啊!他可是清官!
    喜欢。
  

第53章 钱的去向,总督心生退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