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6章 兄弟有要求,怎么会拒绝?[1/2页]

重生后:我带寡嫂上山打猎奔小康 清晨我上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钟,一觉醒来,列车员挨个叫门。
     “胜利农场到了啊,要下车的做好准备。”
     “胜利农场,下车了啊。”
     张建国收拾好行李,带着姐俩挤下火车。
     一出火车站,张建国便感受到什么是松江平原。
     一片白茫茫的看不到边。
     “烟烟,你爸妈具体位置在哪?”
     柳烟从贴身衣服内掏出折叠整齐的纸条,读了一遍。
     “胜利农场腚沟子分场农业连队。”
     张建国忍不住笑了。
     “这分场的名字有点意思啊?”
     “你看你,又想哪去了!”
     张建国看着火车站门口有不少拖拉机,便知道肯定是来搞副业的老百姓。
     果然,三人驻足还没多久,一个精明的中年人便凑了过来,左顾右盼,压低声音说道:
     “去哪?坐车不?”
     “腚沟子分场农业连队,多少钱?”
     那人伸出手掌,比了个5。
     “5元。”
     “太贵了!2元去不去?”
     “哎呀,不去不去,隔这六七十里地呢,2元也太少了,你高低涨点,4元。”
     “3元,去不去?不去拉到!”
     “你再涨点,我这拖拉机烧油的呢,可不比驴车,随便扒拉两口草青草就能对付。”
     “就3元。”
     “太低了。”
     张建国拉着柳烟姐俩就准备走,心中默数:
     321。
     “行行行,今天刚开张,3元就3元,上车!”
     张建国三人跨上东方红28拖拉机的挂斗。
     “你们再等我一泡尿的功夫,我看看还有没有顺道的。”
     拖拉机师傅转悠一圈,又带回来两个人,才摇响拖拉机,沿着大路一路往南开。
     穿过一片平原,房屋逐渐稀少,只剩下一望无际的耕田。
     颠了将近三个小时,拖拉机才抵达腚沟子分场农业连。
     “行啦,下车。”
     张建国卸了行李,付完钱,这才打听柳烟爸妈住哪。
     走进连部,一个国字脸、络腮胡子的中年人正围在火炉前烤玉米棒子。
     张建国照样还是香烟铺路,递了一支大前门,便开口问道:
     “同志,请问柳书澜住哪?”
     “哦,找老柳啊,你是哪位?”
     “我是他女儿柳烟的朋友,张建国。”
     “哈哈,就是他准女婿呗?老柳不住在连部,他现在住大鼻子屯的植保站。”
     俩人聊了一会,差不多便混熟。
     这国字脸的中年男人叫万守根,是土生土长的腚沟子原住民。
     因为正值中年,而且有魄力有想法,被老百姓推举为腚沟子分场农业生产连连长。
     “建国,植保站距离咱们连部还有十多里路,我找一辆驴车送你们过去。”
     “那实在是太感谢啦。”
     万守根说完就戴上皮帽、披上衣服,快走两步,到了连部畜牧站。
     “二赖子,跑一趟,把老柳的亲戚送到植保站。”
     “的嘞。”
     二赖子个头不高,只有一米六左右,在驴面前更是矮了一头。
     但是为人客气的很,手脚麻利的套好驴,把地上的行李搬到车上。
     “上车吧?”
     张建国三人上了车,二赖子也像个坐地炮一样,叭的一声坐在车架子,一挥鞭子就朝南疾驰。
     植保站在万顷良田中间,孤零零的三间小房子。
     正值正午,小房子冒出一缕炊烟。
    &n

第116章 兄弟有要求,怎么会拒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