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番外自传篇 胡蕴仪(一)[1/2页]

文昭皇后传 芊语嫣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叫胡蕴仪,是母亲给起的名
     母亲说她的一生,太过荒唐,只希望我的人生之路
     能一路长平,蕴谋得仪
     母亲这一生,本是可以无忧无虑
     受尽体面,相夫教子,平淡终老
     可若不是少女还春,误入歧途
     被人蒙蔽,怎会被磋磨了整整十余年
     受尽委屈心酸
     母亲所受的苦,我是从小看在眼里,也恨在心里
     哪怕后来顺利回府
     拿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后
     面对父亲那虚情假意的关心和讨好
     依旧是对他恨之不及
     因为我没有资格,替母亲去原谅他
     梧州姜家,昌盛起外祖父
     举家清流,也出了不少为官,为谋士,之人
     我上有两个舅父
     母亲是家中唯一的幼女,也是正经的嫡出小姐
     母亲从小,学艺精湛
     在外祖母的悉心培养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长大长开后
     在整个梧州城,也算的上数一数二的容貌倾城美人
     还未及蒂,便有不少说媒之人踏破了家中门槛
     外祖母说,自家女儿优秀得宜,配的上世间最好的男儿
     婚事不急,可慢慢择选
     外祖母可能永远都不会想到
     这般前景无限好的母亲,最终会被那样一不堪的男子
     欺骗至死,抱憾终生!
     母亲十二岁那年,梧州大旱
     一整年持久高热,未下一滴雨
     成百上千亩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民不聊生,无法生存
     梧州县丞上报朝廷,派人救灾
     外祖父虽无大权,但为人磊落,乐善好施
     不忍庄家百姓,受饥寒交迫
     而家中虽不很是富裕,日子也能过的下去
     家有余粮千百。
     外祖父,说能接济一些,也算是为后人积攒些福报
     可外祖父,到底是低估了人性的贪婪
     当开仓施粥,放粮的时候,起先还一切顺利
     可当越来越多的灾民,从不同的地方通通涌来
     有的甚至不满每日的限数,想要更多时
     家中显然已是紧张不堪
     为了不使民生怨怼,外祖父和外祖母更是以身作则
     减少了家中众人的份例和用度
     使得母亲和两个舅舅,时常也多有吃不饱
     可尽管如此,依旧是难填众壑
     眼瞅粮仓见了底,家中也有成长的孩童,不能日日挨饿
     外祖父权衡利弊之下,余下了些许粮
     并向众人说明了难处,撤了放粮之人
     可那些个受其恩待,得以活路的人们
     却恩将仇报,不满外祖父的关仓
     说外祖父不肯将好人做到底
     更甚者,联合众人围堵家府,以世俗良善相挟
     以满足他们那,永不知足的贪婪之心
     外祖父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片善举
     既会引来这么严重的后果
     不仅将自己馅于这般不仁不义之地
     还连累了家中众人解不敢出门
     那些个灾民,用了姜家的粮
     倒是有力气的很,整整闹了近一月,都未肯散去
     当父亲,和另外两个都城派来赈灾的大人们赶到时
     也是震惊万分
     面对百姓们的哀声怨道
     父亲倒并没有只听信一人之词,当了解完事情的经过后
     也是感慨外祖父的大义难得
     梧州城中,那么多家有余粮的人家,都无所作为
     外祖父,本也不用这般为难自己
     当朝廷给予的弥补银两发下时
     那些个不知感恩之人,照样是只想求的更多
     每日各种相争,甚至大打出手的
     祈求朝廷再多下发一些银两的
     甚至更有想要进都城,要个说法的大有人在
     另外两个官员
     在梧州待了一段时间,也是深深体会到了难处
     借着回都城复命,为圣上进言为由
     打起了退堂鼓,匆忙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可唯独从陇原而来的父亲,却一直在坚持着
     为免大家再不多配合
     父亲便改了法子,靠着一人之力
     将整个梧州尚且富有的家族
     通通联合起来,继续开仓放粮
     并也许诺待灾情结束,会向朝廷进言
     相助的有功之家,得圣上嘉奖
     利益面前,众人也都无话可说
     想要每日都吃饱的百姓们
     必须要配合一起做粮,一起下苦,换的温饱
     而那些不愿下苦的百姓
     则可领了每人该得的银两,自己去想法子,解决温饱
     父亲的谋略,的确见效不少
     百姓们倒也不闹了,安安生生的做了自己的事
     得了自己该得的
     而姜家,因着是第一个开仓接济之家
     母亲也是深有敬佩父亲之举
     便也一道上街施粥,布履善施
     与父亲一道和乐为民
     家风淳朴的影响下,母亲也是良善怜悯的
     每每看到白发垂髫的老人,和尚且年幼的孩童
     便总是愿意多给一份
     那些已无家可归的人们,母亲也是愿意多尽一丝微薄之力
     给他们寻求暂时安居之所
     父亲将母亲的善举看在眼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父亲本以为这般养尊处优的世家千金,是不懂人间疾苦
     也不愿多与这些漂泊,穷苦
     又不知感激身份低微的灾民们多相处
     母亲只道众生平等,谁人也不愿生来低贱
     已是可怜之人,又何必再看不起他们
     受母亲之影响,父亲也是亲力亲为
     帮着母亲,安置好了一个又一个生活所迫的可怜之人
     外祖父将二人的行为看在眼里
     也是由衷的赞赏父亲,因着父亲一人孤军作战
     便也顺势,将父亲暂且安置到了自家休养
     每日可见的,便是父亲母亲成双成对
     出入府宅的光景
     赈灾整整持续了三个月
     许是善举和不易也感动了上苍。
     三个月后的秋日,瓢泼大雨倾盆而下
     笼罩在梧州之地近两年的阴霾,也随着大雨彻底冲散
     百姓们无不欢呼雀跃
     赈灾也算成功
     父亲得以完成任务,一人坚持到了最后
     离开梧州,要去都城复命前夕
     

番外自传篇 胡蕴仪(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