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向。
吴王李恪听说魏王被软禁,心中暗自得意,以为此计已成,皇位指日可待,然李恪亦知,此事尚未尘埃落定,须得更加谨慎,以防有变。于是,他亦暗中加强戒备,以防长孙无忌等人查出真相,反噬其身。
李恪深知,长孙无忌老谋深算,不可小觑,此人既领旨查访,必会倾尽全力,以求真相。我须得更加小心,不可留下丝毫把柄,令其有机可乘。念及此,李恪不禁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长孙无忌步入金銮殿内,恭立于陛下面前,拱手禀道:“陛下,微臣遵旨行事,已暗中遣人密布眼线,悉心查探魏王之事。近日,微臣得报,魏王虽被软禁府中,然其府中亲信侍从,犹暗中传递消息,意图与外界联络。微臣恐其图谋不轨,特来禀报陛下,请示下步如何应对。”
李世民闻无忌禀报,怒目圆睁,拍案而起,厉声道:“逆子竟敢如此!朕已将其软禁,尚不知悔改,犹图与外界联络,莫非真要谋反不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完过后,李世民怒气冲冲,来回踱步,神色愤懑难平。
长孙无忌见状,连忙劝慰道:“陛下息怒,此事虽确,然须谨慎处置。微臣以为,可先将魏王召入宫中,于殿上质询他。若其果真有悖逆之心,当堂对质,他必无言以对,陛下便可依法惩处,以正朝纲。然,若此乃他人构陷,陛下亦可于殿上当众还他清白,以安朝野之心。”
李世民闻无忌所言,怒气稍敛,沉吟片刻,说道:“无忌所言甚是,此事须得谨慎处置,切不可贸然行事。朕意已决,明日便召魏王入宫,于殿上质询他。”
次日,魏王李泰被召入宫,立于殿上,神色泰然,目光炯炯,似欲与李世民一较高下。
李世民见状,心中微惊,然面上不露声色,沉声道:“泰儿,近日有人告发你图谋不轨,欲窃皇位,乱我朝纲。你可有此事?”
李泰闻此,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道:“父皇明鉴,儿臣并无此事。此必是有人欲图谋不轨,借机构陷于我。儿臣愿当堂对质,以明真相。”
李世民眉宇间透露出一丝疑虑,然其面色依旧沉稳,厉声道:“泰儿,此事非同小可,关乎社稷安危,岂可轻易否认?你既有此言,朕便给你一个机会,当堂对质,以明真相。然,若查实你果真有悖逆之心,朕必不轻饶!”
说完后,李世民挥手示意,早有侍从将一叠密信呈于殿上。
李世民取过一封,展开此书,尽述李泰平日言行,及其与朝中重臣的秘密往来。
李世民览阅过后,怒目视泰,厉声道:“泰儿,此信乃你所书否?其中所言,可是事实?”
李泰览信,面色微变,旋即恢复如常,拱手言道:“父皇,此信非儿臣所书,必是有人伪造,意图构陷儿臣。儿臣愿与书信笔迹对质,以证清白。”
李世民闻此,沉吟不语。
殿上气氛凝重,长孙无忌屏息以待,瞩目于李世民与李泰二人的对峙。李世民凝视李泰,目光如炬,似欲洞察其心。良久,李世民缓声道:“泰儿,此事干系重大,朕不可轻信一面之词。朕意已决,待朝臣共议,再行定夺。在此之前,你且退下,不得离开长安,待朕传召。”
李泰闻此,心中虽有不忿,然亦知此时不宜争辩,旋即拱手道:“儿臣遵旨。”
说完,李泰转身退出大殿,步履沉稳,然背影之中,却难掩他心中的波涛汹涌。
李泰退出大殿之后,心怀忐忑,步履匆匆,返归府中。
喜欢。
第24章 当殿对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