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伦按“顽抗者斩”斩了县太爷,其余小吏留用,次日便开仓分粮,丰县的孩童们围着“秋毫无犯”的军旗唱新编的歌谣:“梁山军,不拿针,分粮食,救咱命……”
     半个月后,梁山军已控曹州、濮州、沂州、、单州、丰县六地,像只张开的大手,将兖州轻轻拢在掌心。唯有兖州城,依旧立在鲁西南的腹地,守军望着周边州府的动静,竟没人敢出城半步。
     此时的檄文,已顺着运河、黄河、淮河漂遍了半壁江山。
     淮西房山,王庆正蹲在缴获的官仓里,手里捏着张被汗水浸皱的檄文。旁边的喽啰念到“均田亩,减赋税”时,他忽然啐了口:“这王伦倒会说漂亮话。”他把檄文塞进粮袋,对弟兄们道:“咱不管什么田亩赋税,先把寿州的粮仓抢了再说——饿肚子的等不起那些虚文!”当日午后,他的大军便砸开了寿州城门,官粮分了,却也顺带烧了主簿的账房,只因“那老儿总说要算清楚谁该多分谁该少分”。
     江南睦州,方腊对着檄文里“反分裂”的字句冷笑。他刚在杭州城竖起“吴越兴复”的大旗,摩尼教的教徒们正喊着“佛母降世,复我旧地”,见檄文里“南北汉人同沐王化”的话,只对左右道:“王伦想当天下主,咱只守江南。”次日,他的青巾军便开始清查“北方来的商户”,虽未妄杀,却都罚了重税——在他看来,江南的苦,终究要北方人“补回来”。
     河北威胜州,田虎把檄文钉在州衙的柱子上,盯着“复燕云”三个字看了半日。他的红巾军刚占了邢州,正忙着把官绅的田分给佃户,听闻檄文里“驱逐辽人”的话,对部将道:“王伦说得对,燕云得拿回来。”可转头便下令“凡辽人商号,货物全充公”,连在河北做了三代生意的辽商也没放过——在他眼里,杀贪官与杀辽人,本就是一回事。
     三方虽各有盘算,却都在军中传抄檄文。田虎的兵卒念着“还田于民”更起劲了,方腊的教徒喊“诛朱勔”时多了几分“替天行道”的底气,王庆的饥民们分粮时,竟有人学着檄文里的话喊“有田同耕”。
     济州新衙署的日光里,王伦展开关胜送来的海州盐场账册,上面记着“日产盐千斤,可供三军食用”;杜壆的军报里说,曹州的黄河堤坝已修好了三里,“佃户们说,这比打仗还重要”;中路军的信使带回单州学堂的消息,“闻先生教孩童们读檄文,连瞎子都摸着字牌听”。
     吴用指着舆图上被红圈包围的兖州,笑道:“如今兖州成了孤岛,守将怕是夜夜难眠。”
     王伦望着窗外,曲阜方向的炊烟与济州的炊烟在天际相融。而田虎、方腊、王庆虽各走各路,却都在檄文的字里行间,看到了民心的分量——这或许就是三月初三那把火,最烈的余温。
    喜欢。
  

第3章 扩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