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8章 联手糊弄[2/2页]

王伦逆天改命称帝 失控的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尉只听贼寇一面之词,不察实情,危言耸听,扰乱朝纲,其罪当究!”他不仅为李彦背书,还添油加醋描绘其“忠勤”形象,同时再次将矛头对准了“危言耸听”的宿元景。
     殿帅府太尉高俅和彰化军节度使杨戬也连忙跪下附和:
     “陛下!蔡公、童太尉、梁太尉、李总管、王侍郎所言,皆是实情!臣等深受皇恩,唯有肝脑涂地以报!”
     “那梁山贼寇,包藏祸心,宿元景老迈昏聩,惑于妖言,惊扰圣驾,罪不容赦!请陛下严惩宿元景,以儆效尤!至于剿匪,童太尉统领天下兵马,定能手到擒来!”
     七嘴八舌,众口一词。精舍内充满了委屈的辩解、对宿元景的攻讦、对梁山贼寇的蔑视,以及信誓旦旦的表忠心。他们互相印证,彼此掩护,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宿元景带回的血淋淋的真相和沉痛的警告,牢牢地挡在了皇帝的心门之外。赵佶听着这些熟悉而“忠诚”的声音,看着他们或沉痛、或激愤、或委屈的表情,方才被宿元景惊扰的恐惧和愤怒,渐渐被一种熟悉的“安全感”所取代。
     是啊,蔡京他们说得对。宿元景老了,被吓坏了,被贼寇蛊惑了。那些山野草寇懂什么?不过是临死前的狂吠罢了。朕有这些股肱之臣,忠心耿耿,替朕打理着天下,朕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至于那些“罪状”……蔡京解释得很清楚了,都是权宜之计,都是为了朕、为了江山社稷!李彦括田,不也是为了给朕的内帑多添些进项吗?童贯剿匪,更是理所当然!
     赵佶脸上的苍白和惊惶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安抚后的慵懒,以及一丝被冒犯后找回面子的愠怒残留。他挥了挥手,仿佛驱散了最后一丝疑虑:“罢了罢了!众卿平身。朕岂会信那贼寇狂言与宿元景的昏话?只是……”他想到聚义厅那震天的“反”字和“大宋必亡”的诅咒,心头还是掠过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安,但立刻被更强烈的逃避欲望压了下去,“只是那王伦如此猖獗,藐视天威,罪在不赦!童贯!”
     “臣在!”童贯精神一振,上前一步。
     “着你速速整备殿前司及京畿禁军,筹划进剿梁山事宜!务必要将那王伦首级,给朕取来!以儆效尤!”赵佶下达了命令,语气恢复了帝王的威严,仿佛这命令一下,所有的烦恼和恐惧就都解决了。
     “臣领旨!定不负陛下所托!”童贯大声应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剿匪?这可是大把捞取军功和扩充势力、中饱私囊的好机会!
     “至于宿元景……”赵佶沉吟了一下,想到他那张绝望的老脸和刺耳的谏言,厌恶感又涌了上来,“咆哮宫禁,危言耸听,惑乱君心……着即停职,闭门思过!没有朕的旨意,不得出府门半步!”
     “陛下圣明!”众臣齐声颂扬,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宿元景这个碍事的“清醒者”终于被暂时清除了。
     正事似乎“解决”了,精舍内紧绷的气氛松弛下来。赵佶心中那点残留的不安,急需用他熟悉的方式来填补和遗忘。他重新坐回软榻,目光不由自主地又瞟向案几上那幅未完成的《瑞鹤图》小样,方才被打断的雅兴如同退潮后重新涌上的水流。他忽然想起一事,眼中闪过一丝与方才讨论国事时截然不同的、近乎孩童般的急切光芒,转向梁师成和李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梁伴伴,李总管,朕前日听闻,杭州那边新采得一块绝品灵璧奇石,形似‘云海仙山,朱勔可有运抵?”
     梁师成忙躬身笑道:“回官家,宁远军节度使朱勔大人已遣快马急报,那‘云海仙山石高逾丈,玲珑剔透,气韵非凡,正由重兵押运,走水路北上,不日即可抵达艮岳!朱大人还附上了精细图样,请官家预览。”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精致的绢本呈上。
     赵佶立刻展开,看着图样上描绘的奇石形态,眼中放光,连声赞叹:“好!好!果然不负‘云海仙山之名!此石置于艮岳‘巢云亭畔,最是相宜!朱卿办事得力,当赏!”方才梁山带来的阴霾,似乎已被这奇石的瑰丽想象驱散了大半。
     李彦也趁机凑趣:“陛下,江南转运使新贡了一批上好的‘澄心堂纸和‘李廷珪墨,还有数方端溪老坑的绝品紫石砚,说是最合陛下挥毫泼墨之用。另外,苏州织造府进献了一批新样的缂丝宫锦,纹样新颖,华美绝伦,正适合为陛下裁制新道袍……”
     “哦?快!取来与朕看看!”赵佶的兴趣被完全勾了起来,身体前倾,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什么梁山,什么民怨,什么大宋必亡,此刻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蔡京、童贯等人见状,心中暗笑,知道皇帝的心思已经完全转移了。王黼最是机灵,立刻转换话题,满脸堆笑地奉承:“陛下,前日那幅《瑞鹤图》小样,仙鹤姿态飘逸,祥云缭绕,已有神品之韵!不知陛下可曾构思好题跋诗句?臣等翘首以盼,若能得窥陛下墨宝,实乃三生有幸!”
     殿帅府太尉高俅也插话道:“陛下,眼看秋高气爽,正是蹴鞠的好时节。臣已着人在新建的蹴鞠场边移植了几株百年金桂,花香袭人。陛下若有雅兴,不如择日与臣等共乐一场?也好舒展筋骨,颐养圣心。” 他深知自己荣宠根基在于此道。
     杨戬则低声提醒:“官家,明日是十五,该去上清宝箓宫主持斋醮大典了。通真达灵先生(林灵素)已准备停当,言说此次大典,感应非凡,必有祥瑞降世……”
     听着这些他真正关心和喜爱的话题,赵佶脸上的笑容越发舒展。他拿起画笔,轻轻蘸了蘸朱砂,在《瑞鹤图》小样的一角空白处,沉吟着准备题字。方才宿元景带来的惊涛骇浪,六贼被指控的滔天罪恶,梁山泊那震天的怒吼和“大宋必亡”的冰冷预言,仿佛都成了遥远而模糊的背景噪音,被这精舍内的奇珍异宝、仙乐丹青、阿谀奉承和关于蹴鞠、斋醮的闲谈,温柔而彻底地淹没了。
     “嗯……题跋么……”赵佶沉吟着,笔尖悬停,心思早已飞向了那云蒸霞蔚的仙鹤,飞向了即将到来的蹴鞠之乐,飞向了通真达灵先生所预示的祥瑞仙境。至于济州官衙里忧心如焚的宗泽,被软禁府中万念俱灰的宿元景,以及梁山泊上那杆猎猎作响、直指腐朽心脏的“替天行道”杏黄大旗……此刻,都不及他笔下那一抹朱砂的浓淡来得重要。
     夕阳的余晖彻底沉入东京城巍峨的宫墙之下,延福宫内华灯初上,将奇花异草、珍玩宝器映照得流光溢彩,仙乐飘飘,丝竹之声重新悠扬地响起,掩盖了这座帝国心脏深处,那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近的崩裂之声。精舍内,君臣言笑晏晏,讨论着风雅与享乐,仿佛那千里之外的烽火与怒吼,不过是盛世画卷上,一滴微不足道、且已被轻轻拭去的污渍。
    喜欢。
  

第88章 联手糊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