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歙州城外隐秘据点济州大捷的喧嚣沉淀为枕戈待旦的肃杀,梁山泊的精锐如同汇入水泊的暗流,悄无声息地渗入歙州地界。王伦坐镇一家隐秘客栈,窗外歙州城垣在江南氤氲水汽中若隐若现。邓元觉与朱贵麾下的探哨如同最敏锐的触角,将死牢森严的守备、官府的动向,特别是那份催命的刑部批文带来的紧迫感,丝丝缕缕地传递回来。
许贯忠携着沾满露水的地图匆匆步入,身后跟着形如鬼魅的时迁。地图上,山峦起伏,水网纵横,正是北宋歙州(今安徽歙县)一带典型的多山近水地貌。州城西去,官道如一条灰蛇,蜿蜒于麻川河谷(新安江重要支流)。
“哥哥,诸位兄弟,”许贯忠将地图铺开,手指精准地点在州城西侧,“死牢倚山,固若金汤,强攻无异飞蛾扑火。然其命门,在于押解之路!”他指尖沿官道向西滑动,“重犯赴京,必走此陆路官道至州界。此道沿麻川河谷而行,河谷狭窄,两岸峰峦叠嶂,林深草密,乃天赐伏击之所!”指尖最终落在一个被河流与山势挤压出的险要之地:“距城十五里,‘鲶鱼嘴!此地官道被湍急的麻川河与一座陡峭山岗——‘困虎岗——生生逼出一个巨大的‘S形急弯!弯道内侧是水深流急的麻川河,外侧便是壁立十余丈、猿猴难攀的困虎岗石壁。岗上乱石嶙峋,荆棘密布,俯瞰整个死亡弯道。弯道东端入口窄如咽喉,西端出口稍阔却紧邻河岸险滩。此地设伏,犹如巨鲶张口,入则难脱!”
王伦目光如炬,审视着“鲶鱼嘴”的每一道褶皱。强攻死牢的绝境已无需多言。“此‘鲶鱼嘴,军师以为如何?”王伦沉声问。许贯忠胸有成竹,分析利弊:此地利无双,“S”弯道天然分割敌军,困虎岗制高点弓弩可覆盖全域,陡崖深河令官军迂回无路、援兵难至;正可扬梁山所长,步军弓弩居高临下,步战精锐俯冲势如破竹,临河处更是李俊、阮氏水军绝佳舞台;押解时机明确,三日后(六月十八)清晨,路线、兵力(州兵精锐百人,爪牙崔猛、沙通天、侯通海、‘鬼影莫三)已大致锁定;退路清晰,得手后可沿困虎岗山脊秘径撤离,或由水军顺麻川河新安江瞬息远遁,预备队控扼要道阻敌追兵。然亦有三弊:需忍耐三日煎熬,确保押解如期(朱贵严密监控);须保王寅途中免受折磨,乱战中护其周全;尤需提防行踪诡秘的‘鬼影莫三,需专人盯防。
林冲眼中精光闪烁,孙安握刀的手青筋微露,李俊、阮小二等人皆颔首。九死一生与胜券在握,高下立判。“好!”王伦断然击案,声震屋梁,“天予‘鲶鱼嘴,正合我梁山替天行道!就在此地,半路截杀,救出王寅兄弟!军师,下令!”
王伦渊渟岳峙,号令如山,条分缕析:
“朱贵兄弟!所有眼线,钉死死牢、州衙!押解时辰、路线、人员(孙都监是否亲押?王寅枷锁囚车型制?)、爪牙动向(崔猛、沙通天、侯通海、莫三),分毫必察!邓大师兄!与朱贵合力,深挖崔猛、沙通天、侯通海武功路数、脾性,莫三行踪规律!时迁兄弟!命你三事:其一,押解队出发前,于其营地或官道制造‘意外(马惊、小火),迟其行,乱其心;其二,伏击号响,如影附形直扑囚车!解枷锁,护王寅!若遇莫三,死缠!其三,行动前夜,探明并确保困虎岗山脊秘径及通江小路畅通!”(**时迁武器:匕首、飞镖、钩索、迷烟等小巧器械**)
“孙安兄弟!率五百敢战锐卒,携硬弓强弩(含部分缴获官军的擘张弩、神臂弓),伏于‘困虎岗顶及临
第78章 部署[1/2页]